赵晓原创

为什么基督徒的生命光读经还不够?——针对企业家、知识人,以及宗教改革的影响

首页 /

为什么基督徒的生命光读经还不够?——针对企业家、知识人,以及宗教改革的影响

作者:赵晓

在今天的教会中,一些初信者尤其是许多企业家、知识分子和理性思考者,往往会提出一个疑问:“《圣经》我自己就可以读,为什么还要做门徒?” 他们习惯于自主学习,广泛涉猎,并认为个人阅读和理解《圣经》就足以建立稳固的信仰。

再加上宗教改革以来,基督教强调“人人皆祭司”(《彼得前书》2:9),似乎给了他们更多的理由坚持个人化的信仰方式,而不愿意进入门徒训练。

然而,这种理解虽然部分正确,却忽略了《圣经》整体的教导,也容易导致信仰的片面化和危险倾向。

一、圣经的教导:信仰不仅是知识获取,更是门徒实践

圣经确实强调个人阅读和思考,《诗篇》1章2节 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但基督徒的成长绝不仅限于个人的知识积累,而是要在门徒关系中学习、彼此建造、实践信仰。

1、耶稣的命令:大使命是“去使万民作门徒”(《马太福音》28:19-20),而不是仅仅“让人学习《圣经》”。耶稣要求门徒“教导他们遵守”一切的命令,这意味着门徒训练必须包含实践和生命榜样,而非只是个人阅读和理解。

2、听道 vs行道: 《雅各书》 1:22 告诫我们:“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如果一个人只读《圣经》,而没有在门徒训练中被塑造,他可能以为自己足够属灵,实际上却没有真正活出信仰。

3、彼此建造的重要性:《希伯来书》 10:24-25 说:“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信仰不能是单打独斗,而是在群体中经历塑造、操练恩赐,并被人提醒和牧养。

如果企业家和知识分子只依靠个人解读《圣经》,而不愿接受门徒训练,就容易落入“文化基督徒”的陷阱,知识不少但自我自义,缺乏属灵遮盖、缺乏实际操练、容易陷入个人主观理解,甚至可能形成骄傲的态度,认为自己可以独立于教会而成长。

二、宗教改革的影响:“人人皆祭司”是否意味着不需要门徒

宗教改革强调“信徒皆祭司”(《彼得前书》2:9),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直接来到神面前,不再依赖特定的教士或牧师。这是对中世纪天主教过度僧侣化的正确反应,但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可以脱离门徒训练,只靠自己读《圣经》成长。

事实上,加尔文作为第二代改教家,很快认识到这个观念如果走向极端理解,可能带来的危险,因此他特别强调教会的教导职分,设立“长老制”,并大力推动信徒的教义教育和门徒训练。

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中指出:“圣经固然是信仰的最终权威,但没有健全的教导和门徒训练,人容易误解圣经,甚至走向异端。”(参考《基督教要义》4.1.1-4.1.5)他深知,单靠个人读经是不够的,信徒需要在群体中被塑造、被引导、被纠正,否则信仰会变得主观、自负,甚至与圣经本意相悖。

因此,在改革宗传统中,信徒虽然是祭司,但仍然需要牧者、长老、主日学、团契,最重要的是门徒关系。这是基督设立教会的原因(《以弗所书》4:11-16),也是为什么保罗花费大量时间训练提摩太、提多,吩咐他们继续带门徒(《提摩太后书》2:2)。

三、耶稣的榜样:门徒训练才是信仰成长的核心

耶稣是完全的智慧者,如果单靠个人读经足够,祂完全可以留下书卷,让人自己学习。然而,祂的主要工作却是带领门徒,与他们同吃同住,透过真实的生活塑造他们。《马可福音》3章14节 说:“他就设立十二个人,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

耶稣的门徒训练模式有几个关键要素:

1、“常和自己同在”(关系和陪伴):门徒不仅听耶稣讲道,还要与祂同行、观察祂的生命。这说明,信仰不仅是头脑知识,更是生命的模仿和塑造。

2、“差他们去传道”(实践和操练):耶稣让门徒实际操练,而不是只停留在知识阶段。同样,基督徒若只读经,而不在门徒关系中操练信仰,就很难真正成长。

3、耶稣示范门徒如何面对挑战、顺服神、服侍他人(实际生命影响):门徒需要看到基督信仰如何在真实的生活中被活出来,而这无法单靠个人读经获得。

五千人吃饼得饱,却因真理难接受而离去(《约翰福音》约6:66);但门徒留下,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翰福音》6:68)。改变世界的,是那些生命被耶稣改变的门徒!

四、保罗与提摩太的模式:门徒关系如何塑造属灵生命

在新约《圣经》中,保罗的教导模式不是单单传递知识,而是以生命影响生命。

保罗在《希伯来书》中教导 :“你们要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并且顺服,因他们为你们的灵魂时刻警醒,好像那将来交账的人。”(《希伯来书》13:17)这表明教会一开始,就非常强调要有神所设立的属灵带领者,他们的职责是引导信徒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而提摩太正是这样的门徒。保罗称赞提摩太:“但你已经服从了我的教训、品行、志向、信心、宽容、爱心、忍耐。”(《提摩太后书》3:10-11)这说明,提摩太不仅学习保罗的教义,更是在实际的属灵关系中,被保罗塑造生命。

更重要的是,保罗吩咐提摩太:“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摩太后书》 2:2)信仰必须透过门徒训练传承,而不是停留在个人读经阶段。如果信仰只停留在个人学习,福音的影响力将会受限,基督的教会也无法有效建立。

五、结论:门徒训练是基督徒不可或缺的生命模式

综上所述,个人读经固然重要,但信仰不能止步于此,必须进入门徒训练的关系,就像一个人如果想成为好丈夫或好妻子,不能只靠读婚姻书籍,而必须真正进入婚姻关系去学习、经历和成长;同样,想成为一个好父亲,也不能只是研究育儿理论,而是必须在实际的父子关系中承担责任、爱护、管教孩子。

圣经教导我们行道,而非只听道。

耶稣设立门徒关系,而不仅仅传授知识。

宗教改革虽强调“人人皆祭司”,但加尔文也强调门徒训练和教会建造的重要性,以防止个人主义信仰。

保罗与提摩太的榜样,显示门徒训练如何塑造属灵生命,并确保福音的传承。

如果今天的信徒,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家和知识分子,认为自己读经就够了,而不需要门徒训练,那么他们可能会陷入属灵骄傲、信仰片面化、缺乏操练的陷阱中。

基督徒的生命不仅是“知道”,更是“活出”;不仅是“读圣经”,更是“作门徒”。唯有进入门徒关系,才能真正经历信仰的塑造和成长,活出基督的生命,并完成大使命。

Date :

一个回复

回复 微信昵称‘香草山’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