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观天下

晓观天下:中美博弈谁占上风?中国在等这个时间点再谈判

首页 /

晓观天下:中美博弈谁占上风?中国在等这个时间点再谈判

20250423

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在中美之间的“第二轮贸易战”。随着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45%关税,并对其他国家暂缓征税,中美贸易对抗显然再度升温。台大政治系名誉教授明居正指出,这场博弈远不止贸易,而是制度对制度、战略对战略的深层较量。本文梳理双方的博弈焦点与战略时间表,解读中美各自的“上中下策”。

一、美国博弈逻辑:以战逼和,以压促变

1. 关税战只是“手段”非“目的”

美国本轮制裁并非一刀切,而是基于301条款精确分层征税,从7.5%到100%不等,意在打击中国关键出口领域,并构建“围中联盟”。同时,美国向除中国以外的国家暂缓征税90天,为的就是孤立中国、拉拢盟友。

2. 政策联动全面升级

国防部长亚洲行,提出将“阻止中国攻台”列为国防部战略首要;

退役美军将领赴台参与汉光演习兵推,释放军事信号;

四艘核潜艇进驻澳洲西部,强化“印太第一岛链”。

美国正将“经济—地缘—军事”三线并进,形成对中国的系统性压制。

3. 三策布局——川普的“政治经济战”模型

下策:签协议,改善逆差,但“贸易战无果”;

中策:让中方领导者承压,党内不稳;

上策:促成“政权崩塌”,实现战略性胜利。

川普不再满足于“数字交易”,而是企图借此撬动中国内部权力结构——这是他认为“战略重启”的机会窗口。

二、中国反制逻辑:撑局、稳内、延后谈

1. 高关税对等反击 + 多边诉讼

对美商品加征125%关税;

向WTO提出申诉,强化“受害者叙事”;

限制出口关键资源如稀土;

暂停波音737MAX交付,施压美企。

2. 货币与金融反制——但后果不轻

传出中国拟抛售500亿美元美债,虽可制造短期冲击,但自身也会承受重创。中国持有的美债总量超过7000亿,若大规模抛售:

将导致美元资产贬值,波及自己;

推高人民币,削弱出口竞争力;

增加国内金融波动。

因此,中国虽有金融牌,但无法轻易出手。

3. 中国的谈判时点选择:等待期中选举

明居正分析,中国目前正在“做出不急的样子”,其真实策略是等待2026年美国期中选举结果。若共和党失利、川普受挫,中国或有更好谈判条件;若川普稳固权力,则择机签订“有限协议”,以稳外贸、稳增长。

三策推演——中国版“以拖为上”:

下策:签协议,部分履约;

中策:等待共和党在中期选举失利,贸易战自然降温;

上策:加剧美国内部分裂,通过地缘、金融与舆论战,“拖垮美国”。

三、全球观察:世界正在“站队”,但更在观望

欧洲、东盟、日韩等国家处于“观战不参战”状态,若美中激烈对撞无法回避,他们将被迫“二选一”。

美国正用降低自身关税为诱饵,要求盟友同步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

当前局势呈现出“中国稳住不退,美国压制待赢”的僵持态势。

赵晓评论:这扼杀是“短兵相接”的较量,也是“时间换空间”的博弈。川普想借高压打造美式“冷战框架”,而中国则以不动如山应对试探,等待“下一局势窗口”。真正决定胜负的,不是这轮税率,而是谁能率先赢得“时间的胜利”——一个改变自身结构、也动摇对方信心的时间点。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