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已然–未然”的时代,如何做国度的长子?
——洛杉矶商人使徒网络特别分享
作者:赵晓
一、引言:混沌与盼望
弟兄姊妹平安!
我们都感受到,当下的世界,充满了混沌,不容易看清。
今天参会的很多是美国的华人。我们看到,在美国,社会撕裂虽在努力修复,但依然存在,政治极化。譬如,哪怕川普做得再好,也总有人恨不得要杀了他;今天参会还有不少来自台湾,也因此关心台湾。但我们看到台湾,夹在大国博弈之间,前途不明朗,局势动荡;今天参会的或许更多来自中国大陆。同样,在中国大陆,表面繁荣,却隐藏着制度性的危机与文化性的迷失。
弟兄姊妹,我们今天要思想的题目是:《在“已然–未然”的时代,如何做国度的长子?》。
在进入主题之前,我想先带大家看看最近的三大国际事件。
这三件事,一个在欧美,一个在台湾,一个在澳洲;表面各自独立,却共同折射出我们所处世界的迷茫与不信任。

第一件事:俄乌战争的新局面(欧美战争层面)
三年半的战争,炮声依旧,前线死伤无数,乌克兰的反攻迟迟不见成效,俄罗斯也陷入持久消耗战。几乎所有人都在问:这场战争还有尽头吗?川普与普京8月15日在阿拉斯加的会面,也没有达成任何正式协议,外界一度认定:和平,已经成了不可能的奢望。然而,就在几周前的8月18日,形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白宫峰会,由川普亲自主导,带来了三方面的突破:
1.俄罗斯松口
普京首次放弃了过去那种强硬的“绝不妥协”姿态,对“有限安全保障”点头认可——只要不出现“北约”这个字眼,他可以接受某种驻军与防御合作。
2.乌克兰得保障:
北约条约第五条(Article 5 of NATO Treaty)规定:对一个成员国的武装攻击,就等同于对所有成员国的攻击。这是北约最强的“集体防御条款”,冷战以来一直是欧洲安全的基石。
举例:2001年“9·11”事件,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后,北约首次启动第五条。
虽然乌克兰依旧无法直接加入北约,但这次却拿到了“第五条 Lite 版” (Article 5 of NATO Treaty)的承诺:
美欧提供驻军,在乌克兰境内或周边部署有限部队;
共享情报,美欧实时提供卫星、网络与军事情报;
部署防空,加强对乌克兰城市和关键设施的防护;
训练合作,美欧军事顾问直接参与乌军训练。
这相当于对乌克兰的“北约式的保护”,只是没有正式的成员资格,以避免触动俄罗斯最敏感的“北约扩张”红线。
这,在过去三年半从未发生过!
3.西方再团结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芬兰、北约、欧盟领导人齐聚白宫,在川普的主导下,罕见地重新表态支持乌克兰。
这是川普的胜利,表明欧洲内部虽然意见复杂,但仍被迫承认:
美国,依旧是核心。这不是理想主义的口号,而是一场现实主义的突破:在战场无法决胜的时刻,在舆论几乎绝望的时刻,通过有限的妥协和现实的安排,川普打开了一条可能的停火与谈判之路。
但即便如此,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川普的突破。不少人甚至说“川普是在出卖乌克兰!”人们仍然迷惑:这是真正的和平起点吗?还是一场短暂的停顿?美国真的还能长期承担世界领导吗?欧洲怀疑,世界怀疑,美国人自己都怀疑。

第二件事:台湾的“大罢免”失败(东亚政治层面)
7月26日,台湾爆发史上规模最大的罢免投票,要罢免24位国民党立委。
民进党阵营指控他们:“亲中、削弱台湾防卫”。罢免因此被包装成“守护台湾民主、抵抗亲中势力”的正义之举。结果出乎意料:罢免全数失败。
这说明:
台湾的制度有韧性,多数选民并不接受这种“大规模动员”,不会轻易被情绪推翻;但社会的撕裂也更加显明,政治恶斗愈演愈烈。
外部看这场罢免,已不仅是蓝绿之争,而是岛内对“中国道路”的防范与拒斥。
但台湾内部的焦虑依然存在:制度能撑多久?民主能避免极端化吗?台海是否更接近风暴?
第三件事:澳洲的“杨兰兰事件”(亚太社会层面)
悉尼一场车祸,一位23岁华裔女子杨兰兰,开着百万级劳斯莱斯,与奔驰相撞。对方重伤,她拒绝酒测,以极高资金保释,这通常只有在重大刑案或高风险人物身上才会开出。
被曝拥顶层豪华公寓,市值在千万澳元级别。她几乎没有社交媒体痕迹,也没有公司注册或公开职业记录,媒体称她“查无此人”。“百万豪车 + 神秘背景 + 高额保释金”组合,使杨兰兰瞬间成为舆论焦点。
案件本该是司法程序,也被推到全球舆论风口。
为什么?
因为在她身上,人们投射了太多疑问:她是谁?财富哪里来?她是不是权贵后代(例如“红三代”“顶层关系”) ?为什么有人说她是台湾人?后来发现是虚假信息。
这起车祸之所以爆炸,不是因为车,而是因为它戳中了中国社会的不透明与不信任。两极分化、阶层对立、经济下行,民怨沸腾;富人财富来源、身份背景、信息渠道,全都模糊不清,于是阴谋论满天飞。
这,其实是对“中国道路”的不信任。

三件事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弟兄姊妹,我们看到,这三件事,一个在白宫,一个在台湾,一个在悉尼。
表面毫不相干,却共同揭示了:我们正活在一个充满迷茫与不信任的时代。
欧洲:怀疑和平是否可能;
美国:怀疑领导力是否还能延续;
中国:内部不透明,外部不信任,怀疑大船沉没;
世界:看不清未来,找不到方向、充满撕裂与纷争。
基督徒:同样感觉迷茫和不安,是否世界末日将临?
所以问题不只是具体或局部性的,而是全球性的:
人类在经济、政治、社会各层面,都在混沌中挣扎。
而圣经给了我们最清晰的启示,因为它早就告诉我们:
这是因为我们活在“已然–未然”的张力里。
基督已经得胜,天国已然临到;
但黑暗仍在挣扎,国度尚未完全。

许多弟兄姊妹问我:“到底该怎么看这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自处?”的确,不仅普通人,就连很多基督徒今天都看不清楚,于是灰心、迷茫,甚至陷入焦虑。但弟兄姊妹,混沌的根源,并不仅仅是地缘政治、经济金融的问题。
圣经告诉我们:我们正活在一个特殊的张力里——国度的“已然–未然” (Already but Not Yet)。
已然:耶稣基督已经复活,已经得胜,天国已经开启。
未然:世界仍在黑暗权势之下,罪恶与震动还没有终止。
因此,属灵争战必然激烈,时代必然充满混沌。
同时,混沌也被教会内部的错误世界观和末世观所加剧。
有人只讲成功与财富,以为信主就是今生的祝福;
有人只讲末世只会越来越坏,干脆消极等候主来;
有人跟从世俗,“在商言商”,完全与信仰脱节。
结果,信徒容易迷失方向、丧失盼望。
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思想:
在这样的混沌时代,基督徒商人该如何站立?
答案就是:明双目、开天眼、做国度的长子。
明双目:既看懂华人文化,也看懂世界文明;
开天眼:看见神一直在掌权;
胸怀国度:在商而有道,在地如在天。
弟兄姊妹,混沌不意味着绝望,而是神给我们的呼召。在这样的充满张力的世界中,主正在兴起各个领域兴起国度的长子,让我们成为开启者,成为点灯的人。

二、混沌的根源:国度的“已然–未然”
1.已然:基督已经得胜
两千年前,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救赎,第三天复活。
祂已经胜过罪与死亡,撒旦已经被定罪(《约翰福音》16:11);
祂已经坐在父的右边,掌管万有(《以弗所书》1:20–22);
祂宣告:“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28:18)。
所以,神的国不光是在天上,也不光是在未来,而是已经开启。
天国不是未来才出现,而是此时此地,凡有基督掌权的地方,天国就在其中。
2.未然:世界仍在黑暗中
但是,我们也看见:
战争依旧,仇恨依旧;
罪恶横行,不义充斥;
大地和人类一同叹息、劳苦,等候得赎(《罗马书》8:22)。
这说明,虽然国度已然临到,但还未完全彰显。
耶稣已经戴上冠冕,但还没有把一切仇敌都放在祂脚下。
3.已然–未然的张力
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
已然:我们已经因信称义,成为新造的人,活在基督国度的光中;
未然:天国还未完成,我们仍要面对试探、苦难、混沌的现实。
这种张力,带来属灵争战的必然性与考验性。
你看见神的国已经得胜,但你也看见黑暗仍在挣扎;
你经历圣灵的同在,但你也经历时代的动荡。

打比方来说:
1.D-Day 与 V-Day 的比喻
这就像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D-Day):那一天,盟军一旦成功登岸,战争的结局就已注定——这是“已然”;
但直到胜利日(V-Day)之前,战场上仍有激烈的战斗与牺牲——这是“未然”。
基督的十字架就是我们的 D-Day,最终的胜利还在等候 V-Day。
2.怀孕与生产的比喻
已然,好比母亲已经怀孕,新生命真实存在;
未然,却还没有生产,仍要经历不适与疼痛。
今天基督徒的生命正是这样:新造的人已经在我们里面,但整个世界的更新还要等候最终的诞生。
3.黎明与正午的比喻
已然,好比天已经破晓,晨光照进来,你知道白天一定会来;
未然,却还未到正午,黑暗的阴影仍未完全退去。
基督的国在当下正是这样:真光已经照进来,但黑暗还在角落里挣扎。
在如此已然-未然的时代,我们有困惑、我们有挣扎、我们有痛苦、我们有软弱,甚至我们有灰心,都是正常的!

4.商人的呼召
弟兄姊妹,作为商人,这种张力对大家尤其真实。
你在市场中,常常体会到竞争、诱惑、贪婪的黑暗力量;
但你也能见证,当你凭信心守住诚信、公义、仁爱,神的国就在其中彰显。
已然–未然,正是我们的舞台。
因为张力激烈,所以神呼召我们作长子。
长子,不是逃避混沌,而是承担使命;不是灰心叹息,而是带来开启。
5.结论
弟兄姊妹,混沌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因为国度已然–未然,所以争战必然激烈。
问题不在于混沌有多少,而在于:
我们是否明白自己是谁?
我们是否愿意在混沌中,站立为国度的长子?

三、混沌的加剧:教会中的错误世界观
弟兄姊妹,刚才我们讲到:
混沌的根源,是因为我们活在“已然–未然”的张力里。
但为什么我们不能看穿、超越混沌,而是陷入迷惑?
原因是:教会内部也存在许多错误的世界观和末世观,这些观念加剧了混沌,让信徒更加无力。
1.物质主义/成就主义
有些基督徒,和世人没什么不同,信仰和事业完全割裂。
做生意时,也讲什么“在商言商”,甚至见钱眼开,诚信被抛在一边;
周日来聚会,周一回到市场,就和不信的人没差别。
这样的人,其实已经被世界观吞没。
他们的世界观,不是圣经,而是玛门(Mammon,《马太福音》6:24)。
结果是什么?
财富越来越多,灵魂越来越空。
成功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小。
2.灵恩成功神学
还有一些基督徒,以为信耶稣就是为了今世的成功。
要财富,要健康,要顺利;
不谈十字架,不讲牺牲。
这种观念在商界很容易蔓延。
因为商人喜欢结果、喜欢效率,以为“神祝福我就是让我发财”。
但弟兄姊妹,这不是圣经的真理!
真正的祝福,不是多大房子、多厚存款,而是你的生命能否见证基督。

3.宿命论/消极末世论
还有一些基督徒,看到世界越来越混乱,就心灰意冷:
“算了,世界迟早要灭亡,何必努力?”
“躺平就好,等主快点来吧。”
这种心态,看似属灵,其实是懒惰。
因为圣经明明说:“你们是世上的光,是世上的盐。”
如果我们把灯藏在斗底下,我们就失去了作为“长子”的身份。
4.商人的危机
这三种错误观念,在商人身上特别明显:
有人追逐利润→失去见证;
有人追逐祝福→忘记十字架;
有人追逐末世预言→放弃担当。
结果,教会失去了对世界的影响力,商人失去了国度的呼召。
5.结论
弟兄姊妹,世界观决定世界。
如果我们的世界观是错误的,我们必然在混沌中迷失。
但如果我们的世界观是圣经的,我们就能在混沌中看清方向。
所以,今天我们要起来,弃绝错误的世界观,重建圣经的世界观,
这样,我们才能在“已然–未然”的张力中,勇敢地作国度的长子。

四、明双目:看懂文化与经济
弟兄姊妹,
在混沌时代,基督徒商人要成为国度的长子,
首先要学会——明双目。
什么是“双目”?
一只眼睛看清楚华人文化的根源问题;
另一只眼睛看清楚世界文明的兴衰规律。
如果只盯着一边,我们都会看不清楚。
唯有双目并用,才能真正看见时代,成为开启的人。
1.看华人文化
我们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里,形成了三大偶像:
拜强权:从秦皇汉武到帝王将相,权力就是最高信仰。中国人宁愿怕权,不愿信真神。
拜大师:从孔夫子到许多所谓的思想“大师”,中国人习惯找一个人膜拜,失去了独立的灵魂。
拜金钱:现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衡量一切就是“有用没用、能不能赚钱”。
结果呢?
一个民族的灵魂被捆绑了。
看似强大,实则脆弱;看似聪明,实则迷失。
这,就是我们华人文化的盲点。
如果我们不明白,就会把这种捆绑带进教会、带进企业。

2.看西方文化
再看西方,近代文明的兴起,离不开三大支柱:
信仰→基督教带来人的尊严与价值;
制度→宪政、法治,约束权力;
市场→诚信与契约,带来繁荣。
这三者结合,形成了现代文明的基础。
但是,今天的西方正在失落。
荷兰:黄金时代曾因加尔文主义孕育出信仰、制度与市场的平衡,成为世界的灯塔。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繁华,却因失去信仰的根基而迅速腐朽。
弟兄姊妹,这对我们是何等的提醒!
文明的兴衰,不在于财富的多少,而在于信仰的根基是否稳固。

3.双目并用:商人的国度视野
弟兄姊妹,我们需要双目并用。
如果只看华人文化→我们可能陷入自怜或民族主义。
如果只看西方文明→我们可能盲目崇拜,以为制度和市场就能救人。
但作为商人、作为长子,我们要有国度的胸怀:
在华人文化的盲点里,带来福音的光;
在西方文明的失落里,见证信仰的真。
在经济与商业的实践里,把诚信、公义、仁爱写进制度与市场。
4.结论
弟兄姊妹,
商人不是只会算账的人,而是神放在文明舞台上的“经济祭司”。
所以今天,神呼召我们要“明双目”:
既要懂得华人的困境,也要看透世界的规律;
既要避免见钱眼开,也要超越“在商言商”;
让商业不只是赚钱,而是承载国度文化,成为祝福万民的器皿。
这,就是长子的眼光。

五、开天眼:见证天国的临在
弟兄姊妹,
我们刚讲到,商人要“明双目”,看清文化与世界文明。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开天眼”。
什么是“天眼”?
就是在混沌中,看见属灵的实境:
神在掌权,天国正在临在。
1.天国不是未来的幻想,而是当下的实境
许多人以为“天国”就是天堂,是死后才去的安慰奖。
但圣经说:耶稣传道时宣告——“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天国不是死后的未来,而是当下此时此地:
凡有神掌权的地方,就是天国的领域。
天国不是地理疆界,而是神主权的延展;
天国不是遥远奖赏,而是当下的呼召与见证。
当有人为义献上儿子,当有人为义拯救他人,当有人在困境中仍然忠心,
这,不是宗教表演,而是天国临在。

2.荷兰CEF的真实经历:我看见天国降临
弟兄姊妹,今年七月,我在荷兰参加CEF国际论坛。
那几天,我心里一直有个强烈的感动:
这绝不是一次普通会议,而是一次肉眼可见、灵眼被打开的时刻。
我真实地、荣耀地,看见天国降临在我们当中。
为什么?因为我看见:
有人因信仰的缘故,失去儿子,却仍然刚强;
有人用商业的智慧,拯救成千上万人的儿子;
有人冒着火与泪,在中东坚持身份;
有人默默为弟兄流泪祷告;
一群企业家聚在一起,不谈市场,而是同心祷告、彼此守望。
弟兄姊妹,这不是幻象,这是见证;
这不是虚构,这是实境。
我真的看见了:天国就在我们中间!

3.Mordechai与Aviel的见证——“Kingdom means cost”
在大会上,Mordechai Wisema 走上讲台,平静地说:“Kingdom means cost.”——天国意味着代价。
他是谁?
他是以色列一位国度企业家的领袖;
曾是康奈尔MBA、世界500强高管;
也是弥赛亚信徒的第三代传人。
但他更是一位父亲。
今年1月13日,他的儿子Aviel在加沙战场服役时,因建筑坍塌而殉职。他没有哭喊,没有怨恨,只是说:“这就是初熟的果子:不是最甜的,而是最先献上的。”
弟兄姊妹,他儿子的死,不只是国家的牺牲,而是国度的献祭。像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必结出百倍的果实。
当我太太走到台前,为他安慰祷告,他眼角流泪。那一滴泪,不是情绪的激动,而是属灵的火印。我清楚地知道:天国就在那一滴泪里降临了。

4.Michael Brickley的见证——“他救回成千上万人的儿子”
另一位弟兄,Michael Brickley。
他是硅谷的成功企业家,曾带领硅谷银行腾飞,创办美国成长最快的金融公司之一。
但他的“终极事业”,不是赚钱,而是——传播神的话语。他推动“口袋圣经联盟”,合法地把圣经送进中国。
结果是什么?
超过2000万本圣经被送入中国;
超过1亿人有机会读到神的话语。
弟兄姊妹,他一个美国人送出的圣经,比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多。
而且,他还投身到巴基斯坦,营救被奴役的儿童和家庭:
已经解救了数千人;
创办超过400家企业;
累计释放了25,000年奴役生涯。
有人为义献上儿子;
他却为义救回无数人的儿子。
有人从死亡中埋葬希望;
他从奴役中点燃自由。
这,就是天国!
不是口号,不是理念,而是生命代价的撒种。

5.应用与呼召:商人的眼睛要被打开
弟兄姊妹,为什么我在荷兰说“我看见天国降临”?
因为我看见——
一个父亲在泪水中,仍然刚强;
一个企业家在市场中,成就国度;
一群商人放下生意,专心祷告;
属灵的国度,在我们眼前展开。
所以我对大家说:
天国不是未来的幻想,而是今日的实境;
商人不是只会赚钱的人,而是国度的长子;
当我们愿意付代价,愿意献上生命与事业,天国就在我们中间显现。

6.结论
弟兄姊妹,让我们开天眼:
在混沌里,看见主在掌权;
在泪水里,看见天国降临;
在商业里,看见国度扩展。
正如Mordechai所说:“Kingdom means cost.”
但这代价不是徒然的,
因为天国已然临到,终必完全彰显。
阿们。
六、长子的使命:活出“已然–未然”的身份
弟兄姊妹,
我们已经看见:
世界的混沌,源自国度的“已然–未然”;
教会的混乱,因错误的世界观和末世观;
但神的国正在临在,透过流泪的父亲、勇敢的企业家、无声的见证者。
问题来了:
我们这些普通的基督徒商人,要怎样活在这样的张力里?
答案是:活出长子的身份。

1.我们的身份:国度的长子
圣经说:耶稣是“众弟兄中的长子”(《罗马书》8:29)。
而我们,因着祂的救赎,也被收纳为神的儿女,承接长子的呼召。
长子意味着什么?
责任:为家人、为群体担当;
产业:承受父亲的产业;
榜样:带头行走在前。
在“已然–未然”的张力中,
长子不是逃避,而是承担;
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带路开道。

2.长子的三重使命
(1)个人层面:Character, Calling, Community
Character(品格):商人最容易受诱惑,长子要以诚信、公义、仁爱立身;
Calling(呼召):不要只问“我能赚多少钱”,要问“神呼召我做什么”;
Community(团契):不要孤军奋战,要进入属灵团契,彼此守望、彼此点燃。
(2)家庭层面:传承国度文化
长子要带领全家走在主的路上;
商人不要只传承财富,更要传承信仰;
家庭是最小的教会,是国度最重要的基地。
(3)工商界层面:国度企业、国度团契
企业不是单纯赚钱机器,而是神的国度平台;
要把诚信、公义、仁爱写进商业模式;
工商团契要像Inklings:用属灵友谊和文化创造,点燃文明的火种。

3.商人的特别呼召:在经济中见证神国
弟兄姊妹,
经济是文明的血液,商人是文明的动脉。
如果商人只为自己赚钱,文明就会败坏;
但如果商人胸怀国度,经济就能成为祝福万民的工具。
川普:虽有瑕疵,却是一个商人冲进政治,为美国保守主义杀开一条血路;
Michael Brickley:商人却送出了两千万本圣经,解放了两万五千年的奴役;
Mordechai:商人背景,却在儿子殉职后依然刚强,见证天国降临。
弟兄姊妹,这些都不是牧师,而是商人。
但他们,正是国度的长子。

4.应用:你也可以
也许你会说:我不是川普,不是Brickley,也不是Mordechai。
但弟兄姊妹,
你不需要成为他们,你只需要在你的岗位上,活出长子的身份。
在你的家庭里,成为属灵带领者;
在你的企业里,把信仰写进制度与文化;
在你的团契里,彼此相爱、点燃火种。
天国不是等你伟大了才开始,天国就在今天,就在你身边。
5.结论
弟兄姊妹,
长子的使命,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实实在在:
在张力中,保持盼望;
在混沌中,承担责任;
在市场中,活出国度。
当我们愿意付代价,
我们不只是商人,我们就是长子;
我们不只是赚钱,我们是在拓展神的国度。
阿们。

七、结语与呼召
弟兄姊妹,我们一路走来,看见了什么?
混沌的根源:因国度“已然–未然”的张力 → 属灵争战必然激烈;
混沌的加剧:因教会中错误的世界观和末世观 → 信徒灰心消极;
明双目:看懂华人文化的偶像,也看透世界文明的规律;
开天眼:在荷兰 CEF,我亲眼见证天国降临——
Mordechai 流泪却刚强,
Michael Brickley 用商业解救奴隶,
一群商人放下市场,彼此祷告。
这不是口号,这是天国的真实临在。
长子的使命:商人不是只会赚钱,而是国度的长子——
在家庭中传承信仰,
在企业中写入诚信、公义、仁爱,
在团契中彼此相爱,成为国度的火种。

呼召
弟兄姊妹,混沌不是终点,而是舞台。
混沌不是要我们灰心,而是要我们兴起。
今天,神在问:
你愿不愿意做国度的长子?
你愿不愿意在“已然–未然”的张力中,勇敢承担?
你愿不愿意在家庭、在企业、在团契中,点亮一盏灯?
记住:
神一直在掌权。
天国已经临到,终必完全彰显。
弟兄姊妹,让我们起来,
在混沌的时代,
明双目,开天眼,胸怀国度,活出长子的身份。
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