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贸易死了,还是“虚假的自由贸易”死了?——评孙立平《现在面对的问题其实比关税大战本身还麻烦》
作者:赵晓
孙立平老师是我敬重的学者。他近日撰写的文章《现在面对的问题其实比关税大战本身还麻烦》,条理清晰、资料翔实,显然也是有备而发、理性发言。

但我不能同意这篇文章的立论和思想。
孙老师这篇文章的基本判断是:
1)当前全球贸易秩序受到挑战;
2)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是对“自由贸易—分工—比较优势”三位一体的颠覆;
3)对等贸易没有理论基础,不能支撑新的国际秩序;
4)因此,全球贸易现在“找不到新模式”。
说得客气点,这是从“经济学原教旨主义”出发的一种焦虑;
说得直接点,这是对自由贸易虚假信仰的断裂之后,依然不愿正视其死亡真相。
我要问一句:
现在死掉的,到底是“自由贸易”本身,还是那种“虚假的自由贸易”?

一、自由贸易的乌托邦理想与幻觉
孙老师在文中一再回顾“全球化的黄金时代”:
分工提升效率(斯密);
比较优势优化资源(李嘉图);
自由贸易带来繁荣(GATT→WTO);
跨国公司推动全球一体化(苹果、特斯拉);
国际供应链不断细化(中间品贸易比例上升)……
这些当然都很好。但它们成立的前提是什么?那就是:
各国之间至少在制度上存在“可兼容性”。

请记住:全球化不是“全球市场”这么简单,它背后的逻辑,是一种制度联盟:
尊重产权;
遵守契约;
有效监管;
政府不乱伸手;
信息可以自由流动;
法律不是随人解释。
而问题是,咱,符合这些前提吗?
我们不能回避一个根本问题:这国长期以来其实并未真正遵守“自由贸易”的制度前提,而是在利用自由贸易的规则,做不自由制度的套利。
也因此,在这场“全球合唱”中,这国不是假装“唱走调”了,而是压根唱的是另一首歌。
孙老师在文章中承认,“中国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之一”,但却回避了一个事实:中国不是平等参与者,更不是规则捍卫者,而是某种意义上的制度“离岸套利者”。
这才是川普现象的深层逻辑,他必须纠偏。所以,不是谁拆了庙,而是有人早就把庙当猪圈用了。

二、虚假的自由贸易,全球主义的乌托邦巴别塔,终将自我崩塌
过去三十年,所谓“自由贸易”之所以得以维持,其实是靠一种结构性幻想:
美国提供市场与安全;
欧洲提供规范与制度;
中国提供劳动力与产能;
跨国公司在其中牵线搭桥;
各国政客靠“经济繁荣”延续权力。
但这样的结构,依赖的是一种“全球信任机制”——而这个机制,在中国当下的制度下,实际上是无法内生建立,也无法持续的。
所以,它终将崩溃。倒的不是自由贸易,而是“虚假”的巴别塔。

孙老师说,对等贸易没有理论基础,这话不假。但我反问一句:今天的自由贸易,就有理论与现实基础吗?
这国是否允许公平竞争?
国企和民企地位平等吗?
跨国公司能否不被强制技术转让?
法律仲裁是否具有独立性?
信息是否能自由流动,合约是否可预期?
如果这些问题没有答案,那“自由贸易”就是空壳子,是一个用来包装不平等交换的“文明话术”。
所以,死掉的,不是自由贸易的理论,而是它的现实正当性。

三、川普“对等贸易”不是终点,是新秩序重构的开始
孙老师用“粗暴”、“孤立主义”、“应急之策”来形容川普的对等关税逻辑,言语中有一种学理上的优越感。诚然,“买多少卖多少”的算盘式对等,远远比不上李嘉图的理论优雅。
但我们得承认:
川普的对等原则,不是理想主义的宣言,而是制度再平衡的现实逻辑;
它之所以有效,不是因为它理论严谨,而是因为它点破了自由贸易的谎言;
它的问题,不是“太土”,而是“太实”。
换句话说,川普并不想“终结自由贸易”。他想终结的,是那种被不自由制度劫持的虚假自由贸易。
他想要的,不是返回封闭,而是重建信任。
这一点,不是川普粗暴,而是孙老师看漏了。他还在刻舟求剑,用“全球化初期的理想主义眼光”来评估一个已经进入文明冲突阶段的全球秩序。

四、孙老师的真实焦虑:自由贸易已死,替代逻辑未明
我理解孙立平老师真正的担忧并不是川普,而是:
我们要走向哪里?新的贸易逻辑在哪里?新制度共识在哪里?新全球秩序如何构建?
这些问题,他确实问到了。
但问题是,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能在“旧秩序的怀旧中”找。
中国制度若不转型,就无法真正成为全球新秩序的构建者;
同样,美国制度若不反思,也无法独自承担新秩序的成本。
新秩序的到来,不是换一个公式那么简单,而是一次全球范围内对“自由、主权、市场、技术、文明”的重新理解与分工。

五、结语:孙老师的忧患很好,但我们要反对“理论温情主义”
我仍然尊重孙老师。他有判断力,有现实关怀,有制度意识,有忧患意识,也能从社会经济理论中寻找答案。
但今天的世界,不是“理论温情主义”能安慰的世界。
我们不能用旧范式思维,对新时代进行解释。
也不能继续为一个已经烂透了的“全球化幻觉”招魂。
死掉的不是自由贸易,而是虚假的自由贸易。
真正的自由贸易,必须以自由制度为前提;
真正的比较优势,必须在权利平等中才能显现;
真正的全球化,必须建立在制度兼容、文明共识之上。
我们不是失去了贸易,我们是失去了信任。
而信任,不靠理论重建,只靠制度兑现。
孙立平:现在面对的问题其实比关税大战本身还麻烦
https://mp.weixin.qq.com/s/-mt8r55eUM7Yu3L6Fc9fs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