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晓答问: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吗?
20250419
北大小师妹诗尧问:最近听了有位老师的一个内部讲座,他说美国不是基督教国家,但是美国人很多信基督教。我想请教一个问题:美国是不是基督教国家呢?
问题问得非常好,值得认真回答。

一、美国是不是“基督教国家”?
严格地说,美国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但它是一个深深基督化的国家——这一点不可否认。
从宪法层面来看,美国实行“政教分离”,宪法第一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得“建立国教”,国家不可以偏袒任何一种宗教。因此,美国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也不能像中世纪欧洲或伊斯兰国家那样设立官方信仰。
但从文化和制度基因来看,美国是全世界最“基督教化”的现代国家之一,也可以是说全世界最为保守主义的国家。美国建国之初的清教徒移民,将圣经原则深植于政治、法律、教育和社会结构之中。比如,《独立宣言》中写道:“人人受造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这正是《圣经》“人是照着神的形象被造”的世界观表达。
美国的三权分立源自对“人有罪”的认知;
个人责任、自由良心、有限政府、言论与信仰自由等制度设计,背后都是基督教神学与清教徒实践的产物。
所以,说美国“不是基督教国家”在宪法上是正确的,但若忽略它是一个“基督教文明国家”——那就只看到了骨架,没有看见它的血脉和灵魂。

二、为什么有人特别强调“美国不是基督教国家”?
这并非单纯法律认知问题,而是一个价值战场的切口。
从奥巴马开始,近年来,一些学者、媒体或政客反复强调“美国不是基督教国家”,其目的往往不是中立描述,而是想从根源上切断美国与基督信仰的联系,以推动一条越来越“左”的路线。
这种强调通常有以下暗含目的:
1.拒绝让基督教价值再影响政治与公共生活;
2.削弱对传统家庭、道德、性别观念、婚姻制度的坚持;
3.鼓励一种“去圣经化”“去信仰化”的社会工程,推动所谓“进步主义”议程。
这不是宪法意义上的“政教分离”,而是文化意义上的“去基督化”,也正是当代美国深刻撕裂的根源之一。

三、基督化与现代文明:不可切割的关系
从全球视野看,一个现实令人深思:
全世界公认的文明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基督教国家或受基督教深刻改造的国家。
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以及北欧诸国,乃至后来通过明治维新引入基督教教育与制度精神的日本,无不是在“基督教世界观”滋养下建立了现代法律、教育、医疗、科学与制度文明。
反之,凡是抵制基督信仰、敌视基督教价值观的国家,无不陷入专制主义、权力崇拜、人权缺位与道德崩塌的危机。
这不是宗教情感的问题,而是文明结构的问题,也就是托克维尔所讲的“民情”的问题。
可以这么说:文明的高度,最终取决于基督信仰的深度。基督信仰是现代文明的母体,非要消灭或拒绝这个母体,结果只能说走向文明的反面。

结论就是:
美国不是“基督教国家”,但它是深深基督教化的国家。
它不是一个由神职人员治国的国家,但它的制度与文明,确实源于《圣经》的价值体系。
那些试图先确定美国“不是基督教国家”,继续推动美国“去基督化国家”的人,不是在保护自由,而是在切断自由的根源。
愿我们分辨清楚:真正的现代性,不是去信仰、去上帝,而是回归真理、行于自由、荣神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