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原创

赵晓答问:关于加尔文主义的“预定论”——救恩、成圣、行为等五问

首页 /

赵晓答问:关于加尔文主义的“预定论”——救恩、成圣、行为等五问

“赵晓私塾”同学GTT:

赵老师,想请教关于加尔文主义的“预定论”,如果我们的救恩完全靠神的预定拣选,那么:

1、我们要如何确定自己是被拣选的呢? 受洗了就是被拣选的确据吗?

2、圣徒需要追求成圣的确据,那么什么才是成圣的确据呢?

3、有些人非常目标明确而且很自律,有些人就是浑身弥漫懒散气质就是没有明确生命目标,那么这样的信徒是被预定拣选的吗?在这样的人如果不是被预定拣选的,那么他受洗的意义在哪里

4、一方面谁能得救完全出于神的拣选,另外一方面又要被拣选的信徒努力追求“成圣的确据”。这难道不是非常矛盾吗?

5、“成圣的确据”非常模糊,有没有什么明确的定义、路径?

赵晓:

1. 我们如何确定自己是被拣选的?受洗是确据吗?

受洗是教会给予的可见记号,是客观恩典的记号(signum),但不是拣选的主观确据(res)。换言之,受洗不等于拣选的保证。

加尔文说:“洗礼本身不能赐下所应许的恩典,它乃是神所赐恩典的印证。”(《基督教要义》4.15.14)

我们如何确认被拣选?加尔文指出:通过信心与成圣的果子来察验:

信心:我们真实地信靠基督、承认祂为主(参《罗马书》10:9)

成圣的果子:生命中有悔改、爱慕圣洁、逐步胜过罪的证据(参《约翰壹书》2:3)

换句话说,被拣选的确据是在“不断信靠与持续改变中显明的”。

2. 什么是“成圣的确据”?如何判断?

“成圣的确据”不是一种情感状态或主观感觉,而是有客观生命证据的属灵辨识力。加尔文认为,不是问“我感觉被拣选”,而是问“我的生命是否显出与基督联合的证据”?

《西敏大要理问答》第80问:

“真正的信徒在今生是否能有他们在恩典与救恩中的确据?——是的。借着圣灵的见证和恩典的果子,信徒可以有确据。”

三个成圣的确据:

1、信心与悔改的持续性(《约翰壹书》1:9;《腓立比书》1:6)

2、对神话语的渴慕与顺服(《诗篇》119篇;《约翰福音》14:23)

3、爱弟兄、舍己的爱心操练(《约翰壹书》3:14)

基督徒,不是没有软弱,而是有挣扎、有成长、有悔改。

3. 若有人懒惰无目标,但也信主受洗,这样的人是被拣选的吗?

不能凭“懒惰”或“没有目标”断定一个人不是被拣选。但圣经的确教导拣选带出悔改与新生命的证据(参《哥林多后书》5:17)。

加尔文:“神在基督里拣选人,不只是要他们得救,而是要他们成圣。”(《基督教要义》3.21.5)

所以,一个信徒若长年毫无悔改、毫无敬虔生活、对罪无痛苦感——应当存敬畏心自省(参《哥林多后书》13:5)。

懒惰不一定不是拣选的“反证”,但若持续无果,可能是信仰是虚假的表象。

4. 既然拣选出于神,为何还要努力追求成圣的确据?这不矛盾吗?

这正是加尔文主义的张力所在,但不是矛盾。拣选是“根基”,成圣是“果实”。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并行不悖。

加尔文:“神拣选我们,不是因为我们的行为,但祂却拣选我们为要使我们行善。”(《基督教要义》3.6.1)

保罗也说:“成就你们得救工夫,要恐惧战兢;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腓立比书》2:12-13)

所以,努力追求不是为了换取拣选,而是回应拣选、印证拣选。

5. “成圣的确据”非常模糊,有无明确路径?

加尔文主义强调“按恩典成圣”,有明确路径和次序:

路径如下:

1、与基督联合(信心根基)

2、律法引导下的悔改生活(每日对照神的圣洁)

3、圣灵内住与重塑习惯(《以西结书》36:27)

4、教会团契中的牧养与管教

5、顺服中结出果子:爱、喜乐、和平、自制等(《加拉太书》5:22-23)

加尔文式的成圣模式(三重认识):

1、认识神的圣洁 → 激发敬畏

2、认识自己的败坏 → 引出悔改

3、认识基督的救恩 → 生出感恩与顺服

这不是模糊的心理状态,而是有“圣经指导、属灵操练、群体见证”的三重印证。

小结:

受洗是恩约的外在记号,不是拣选的内在确据。

成圣的确据在于信心持续、行为转变、生命果子。

懒惰或目标不清并非定罪,但需自省是否有恩典印记。

神的拣选激励我们努力,因我们知道“祂在我们里面运行”。

成圣的确据有明确的路径,需教会、圣灵与神话语一同塑造。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