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原创

中国出海企业如何看待并应对当地政治风险?——穿越震荡季,进入新季节

首页 /

中国出海企业如何看待并应对当地政治风险?——穿越震荡季,进入新季节

作者:赵晓

一、看清形势,下定决心

从“出海”到“转场”的关键窗口

2018年,中美贸易战打响,吹响中国企业“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出海”的第一声号角,一批“先醒过来”的企业,应声出海;

2025年,以川普新一轮全球关税战为标志,全球产业格局进入重组第二阶段,美墨加、印太、欧盟等区域链系统加速成形;更多中国企业被迫出海,将国内内卷带到海外;与此同时,海外政治风险也陡然上升。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国内受困,海外遇险,中国企业面临大国博弈与全球经贸秩序重整的震荡季:地缘政治逻辑凌驾于市场逻辑之上,友好国家也可能不再友好;

这也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真正进入“成人礼”的考验期:不再是“输出成本”,而是“输出治理”;

下定决心:出海是大势所趋,必须迎难而上;谁能穿越这波结构性震荡,谁就有机会进入稳定增长的下一季。

二、看清风险,精准识别

何谓“海外政治风险”?

海外政治风险不止于战争和政变,更常见于“慢性风险”:

1.政策的突变(如税收、环保、劳工法规)

2.本地化壁垒(如原产地规则、国有化倾向)

3.安全标签化(如中企被列为间谍、渗透、非透明)

4.本地情绪化(排外、仇富、反资本)

5.制度反复性(朝令夕改、缺乏司法独立)

鉴别风险的六大信号:

·是否存在明确的中资限制清单?

·政府是否不再接见?是否延迟批文?

·监管是否突然趋严?是否总是你中标失败?

·是否有官媒或社媒舆论攻击?

·是否本地合作方开始“变脸”?

·是否你越投资,越不被欢迎?

结论:风险识别要从“官方表态”中看到“结构变化”,从“人情关系”中看到“制度裂缝”。

“海外政治风险”的本质:

“境外运营风险 + 政治歧视压力”的组合性问题。

因为是组合性问题,也因此,需要从战略、法律、财务和外交四个维度来应对。

三、以变应变,冷静应对

【假想案例】

某中国企业在A国投资建厂,三年内成为当地最大出口企业,却因未与地方资本形成利益绑定,选举换届后新政权将其列为“外资警示对象”,工厂被频繁查税、补贴取消、部分业务强制“本地化”。企业不得不高成本撤出,损失惨重。

面对类似的可能情形,出海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确认“歧视”的性质与类型

企业应先明确:遭遇的是哪种“歧视”?

如下图:

第一步:记录证据、保持文件、分析趋势,避免情绪反应,理性应对。

(二)四维度应对策略建议

1.战略维度:布局去风险化

·避免孤岛式存在:不做单点投资,应通过合资、技术合作等方式建立“在地绑定”;

·强化区域替代:评估是否在周边国家或区域内建立“平行业务节点”,以降低集中风险;

·不依赖特定官员:避免政治人物更替带来政策反转,增强组织独立性。

2.法律维度:用国际规则保护自己

·查明投资国是否与中国签有《双边投资协定》或《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若有,可引用国际法框架(如WTO、ICSID)进行交涉或申诉;

·建议在母公司注册地设于法治国家(如香港、新加坡、荷兰),利于将来仲裁。

同时,务必保留所有不公平待遇的原始文件、证人、通讯记录,为必要时“法律反击”做准备。

3.财务维度:动态评估回报与风险比

若歧视趋势不可逆,应评估:

·是否继续维持“沉没成本”项目;

·是否考虑战略性撤资或出售资产;

·是否转型将项目“本地化”或与本国资本合作。

总体判断原则:不要为一个损益不明的市场,牺牲你整个公司可持续的战略安全。

4.外交维度:善用母国力量

·向中国驻当地使馆或商务处反馈情况,争取纳入“国家交涉名单”;

·启动“企业联合协商机制”或行业协会,与其他中资企业一同行动更具影响力;

·注意政治表达,不要个人对外发声,但可以在商务框架内正式表达关切。

5.十项工具清单:如何应对海外政治风险

如下图:

四、穿越震荡季,进入新季节

·不幻想没有政治风险的全球化,而是拥抱“地缘重构型全球化”;

·不因为全球化退潮而放弃努力,而是看到新型区域主义全球化机会的到来;

·不停留在中资被打压的情绪中,而是看到世界重新检视“中国方式”的机会窗口;

最后,祝福已出海的中国企业:

你们已经先走一步,赢得了先机;

你们不仅是商业逐利者,更是文化桥梁与文明使者,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新一代价值承载者;

在这第二波震荡季中,不仅活下去,更要以变应变,相信风雨之后会有彩虹,成功穿越风暴,进入新的全球经贸新秩序下的发展季;

祝福你们经历沧海横流,最终成为真正有韧性、有价值、有格局的“中国企业新一代”!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