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原创

信仰、土地与餐桌:一部丹麦电影为何选择托斯卡纳?——从《Toscana》谈新教与天主教文明的和好与互补

首页 /

信仰、土地与餐桌:一部丹麦电影为何选择托斯卡纳?——从《Toscana》谈新教与天主教文明的和好与互补

作者:赵晓

一、亚平宁的阳光,尚未褪去

从欧洲归来,飞机落地,心却还停留在那片光影交织的亚平宁半岛。

这一趟旅程,我走过了荷兰的新教土地,也踏入了意大利的天主教腹地。荷兰的整洁、节制、理性与秩序,再一次让我坚定地珍视新教传统的信仰纯粹与制度美德;但让我始料未及的,是我竟也深深爱上了天主教的意大利。

意大利并不完美,街头嘈杂、交通混乱、步调慵懒……但它有一种说不清的温柔,一种从土地中长出来的恩典。它不像北欧那样“设计”出一个信仰社会,而更像是“生活”出一个有信仰的日常。

回家的深夜,因时差未调,我和太太挑了一部电影看。

电影名叫《Toscana》,托斯卡纳。

本以为这是一部意大利或好莱坞文艺片,却发现,它竟出自丹麦,是 Netflix 推出的首部丹麦原创电影。一个新教国度的创作者,竟然用一部电影去讲述天主教文明的温度与重建,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

二、一个归家的故事

影片的主角叫 Theo Dahl——名字的意思就是“来自山谷的上帝之子”,是一位在丹麦声名显赫的米其林星级厨师。他技艺高超,却性格孤僻;事业有成,却情感干涸。他精于摆盘,却笨于表达;控制厨房如兵营,却逃避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拥抱。

某天,他接到通知,父亲在意大利托斯卡纳的庄园中去世,遗留下一片地产。

他只打算迅速处理遗产、回归丹麦,但没想到的是,这趟“例行公事”的南行之旅,却意外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在那片阳光洒落的托斯卡纳,他遇见了务实又感性的 Sophia、一群手艺朴素却温暖真实的工人,还有一场意外参与的婚礼。他原本冰封的内心,在一次次误会、冲突与陪伴中,慢慢被软化。

他不再急于离开,而是选择留下,经营一家不再追求星级评级、却诚意满满的社区餐厅。

他不再是那个孤身一人、只求效率的精英厨师,而成为了一位真正“在地”的人。

电影看似是一段爱情故事,其实是一个“儿子回家”的比喻,也是一段“文明重修旧好”的隐喻。

三、为何不是哥本哈根,而是托斯卡纳?

从电影工业角度说,一个丹麦团队去拍意大利故事,似乎不合常理——语言陌生、文化隔阂、成本增加,不易控制。

但他们却偏偏选择了“托斯卡纳”。

因为意大利,本就是欧洲的文化母体,而托斯卡纳,不只是风景,更是文明的象征。

那里是文艺复兴的摇篮,是圣人走过的山谷,是橄榄与葡萄酿出的生活信仰……

对一位出生在意大利、长年扎根于北欧的新教文化中的厨师而言,那片山丘与田园,并非异国风情,而是灵魂深处的原乡。

他不是来开饭馆,而是来修补人与人之间、人与土地之间、人与信仰之间的断裂。

那是一次“失联者”的复联,也是一位“现代孤儿”的归宗。

四、新教丹麦 vs 天主教意大利

这部电影之所以动人,正在于它不是一场浪漫邂逅,而是一场深层的文化碰撞。

信仰上的内在差异,处处可见:

丹麦以路德宗新教为主,注重内在信仰、简约与责任,讲求自治、自律与效率;

意大利以罗马天主教为主,注重仪式、社群与圣礼,强调情感、归属与传统。

Theo 的性格就是丹麦文明的缩影:追求完美、拒绝情绪、把人生活成了精密配方。

而托斯卡纳的生活节奏则恰恰相反:菜可以烧糊,约可以迟到,但人必须温暖,情必须到场,爱必须浪漫。

地理与气候上的差异也起着暗示作用:

丹麦纬度高、日照短、色调冷、土地平直、菜式清淡;

托斯卡纳阳光浓烈、色彩饱和、气候温润、土地肥沃、食物香浓。

回到此地,仿佛气候都在呼唤 Theo 松弛下来,慢一点、暖一点、真一点。

于是,Theo 从一个“精致孤独”的丹麦厨师,转变成了“守护土地与关系”的意大利人。

他在片中脱口说出:“I’m too Italian.”

这句台词的潜台词,其实是:

“我不再是那个拒人千里的北欧精英了,而回到了一个愿意坐下来吃饭、哭泣、相爱的普通人。”

五、文明焦虑与信仰隐喻

这部电影表面上讲男女饮食,骨子里却谈的是文明的焦虑。

在北欧——

福利丰厚、秩序完美、制度先进,但许多人却陷入深深的孤独与精神危机。

Theo 拥有一切,却失去了“人味”。

而托斯卡纳的土地,唤起了他对父亲的记忆、对家的渴望、对恩典的回应。

他原本要卖掉那片土地,变现为资本收益。

但后来,他留下来,让这片土地变成餐桌与社群的交汇点。

这不仅是他个人生命的回转,也是一种文明上的“托斯卡纳转向”。

六、我的思考:上帝是否偏爱新教国家?

曾几何时,我也曾认为,上帝更喜悦新教国家,因为新教徒更热爱上帝的真理。

毕竟,现代文明的灯塔几乎都出自新教土壤:荷兰、英国、美国、北欧乃至澳新……

但这次意大利之行,却让我重新思考一个问题:

上帝是否只爱有制度的新教国家?

难道祂不也深爱那片不完美却热烈、繁复却有味的天主教土地吗?

天主教确有不少问题,制度繁复、信仰形式化……

但那里也有上帝的亲吻、贴地的信仰、香气的饭菜、充满人情味的福音实践。

Theo 的生命,并不是因为听了多少神学讲道而改变,

而是因为有人陪他做饭、有人与他共餐、有人在他身边流泪。

那正是天主教文化的力量所在啊!

而这些,也可能正是新教传统在制度化之后容易遗失的部分——

一个强调真理,“有道理”的福音,也需要强调恩典,“有温度”的生活承载不是?

七、从厨师到守护人:文明的更新方向

电影的结尾,Theo 不再想当主厨、明星、赢家,而是一个“custodian”——守护人。

不再求“拥有”,而愿“守望”;

不再是站在厨房的王者,而是坐在长桌旁,与人同吃、同行、同哭的朋友。

这让我想到圣经的呼召:

“你们是神家中的仆人,是祂托付产业的管家。”

新教文明若想继续前行,可能不仅需要更新制度、捍卫真理,还需要——温柔地、具体地、在土地上服事那一桌尚未离散的人。

八、结语:在托斯卡纳,我看见上帝的另一面

《Toscana》并不喧哗,也不喧嚣,它像一杯放在黄昏阳台上的温酒,缓缓地提醒我们:

文明不只是关于效率和秩序,也关于情感与归属;

信仰不只是教义的正确,也需要生活的香气。

新教,是理性与律法的光;

天主教,是仪式与温情的火。

而我们的上帝——

祂既启示改革者,也住在厨房里煮饭的 Sophia 身边;

祂既掌管真理,也在托斯卡纳的山谷里,与人同坐一桌。

感谢旅程,感谢电影,感谢这片土地所唤起的属灵反思:

上帝很大,而我们很小。

愿我们以更完整的信仰,来爱这片多元的世界。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