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观对话|黑暗双塔与历史的奇兵——谈《魔戒》第二部
作者:赵晓
小哲:晓观老师,《魔戒》第二部的标题是《双塔奇兵》,我以前以为就是指地理上的两座塔,后来才发现它背后好像有更深的象征?
晓观:是的,这一集其实把人的目光,从第一部的护戒联盟,转向了黑暗的权势——双塔。它不只是地理标识:
巴拉多(Barad-d?r,索伦之塔):极端的邪恶、赤裸裸的暴政;
奥尔桑克(Orthanc,萨鲁曼之塔):被智慧与野心腐蚀的权力中心。
黑暗力量看似强大无比,而护戒联盟却脆弱到四分五裂,光明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小哲:听起来很像人类历史上极权和腐化精英的双重压迫。
晓观:正是如此。但托尔金让我们看到,即便如此,最小的人也能改变世界的进程。正如山姆的一句名言:
“Even the smallest person can change the course of the future.”
“即使是最渺小的人,也能改变未来的进程。”
这是因为,上帝在历史中主权,祂可以使用最卑微的人成就大事,也可以隐藏七千人,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故事中,上帝在“黑暗双塔”之后早已埋伏了奇兵——树人觉醒、圣盔谷突围、洛汗骑兵重振……也因此,这一局,最终仍是光明得胜,并为最后的终局奠定了基础。

小哲:所以,即便历史看似被黑暗掌控,其实上帝依然掌权?
晓观:没错。圣经告诉我们,历史的主权在神手中——邪恶的权势可以嚣张一时,但上帝的计划不会落空。就像山姆在绝望中对弗罗多说的:
“There’s some good in this world, and it’s worth fighting for.”
“这世上仍有美好,值得我们去奋斗。”
阿拉贡也对战友说过:
“There is always hope.”
“永远都有希望。”
这不仅是中土的盼望,也是我们面对现实世界的信心:不要因黑暗庞大而失望,也不要因光明渺小而退缩。
醒脑一句话:黑暗的双塔不能决定历史的终局,真正的主宰早已布下光明的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