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糊涂识字始:从苏联历史课废除说起
作者:赵晓
1988年6月,苏联宣布取消全国中小学的历史考试。理由震撼人心:“测验学生知道多少谎言,是没有意义的。”当时的《消息报》更公开批判:“那些用谎言毒害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欺骗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其罪行是巨大的,罄竹难书。”
这是极权教育机器的一次自我揭露,也是人类教育史上罕见的清醒时刻。
我们常听到一句正面的箴言:“知识就是力量”。但今天,我们必须提出一个对照性的、沉痛的反思版:
“人生糊涂识字始。”
这不是反智的标语,而是警醒。它不是说知识不好,而是说,当“识字”成为接受谎言、丧失判断、丢弃自由的开端,那么教育就不再是光明的起点,而是黑暗的笼罩。

教育,还是洗脑?
我们必须分辨:教育是启发思想,洗脑是驯化思想。
在很多体制内,所谓的“历史课”从来都不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本身,而是有人要你相信的过去。它的核心不是追求真理,而是制造记忆,操控解释权,最终达到掌控现在与未来的目的。正如那句名言所说: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乔治·奥威尔《1984》
更可怕的是,不只是“历史”课。那些挂着“哲学”名义的教材,本该引导人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却成为“唯物变戏法”的操练场。所谓辩证法,不过是逻辑错位的技术、权力话术的包装——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最终只为服务一个不容质疑的意识形态权力主体。
标准化考试:把人训练成“会考试的工具”
再说到“标准化考试”。本应是检验知识与能力的手段,却变成驯化人格的机器。学生从小被训练为“答题器”——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思维不许偏离,创造力必须抹平。
在这样的体系中成长的人,不被允许怀疑,不被允许想象,更不被允许“自由地成为自己”。久而久之,独立人格被熄灭,批判性思维被压制,创造性沦丧。
这是教育的反面,是文明的背叛。

思考的尊严:不当人,当工具,就是罪。
我们必须重新重申:“我思,故我在”以及“我信,故我在”——人的存在,不在于服从,不在于复制,而在于思考。教育如果不能激发人的灵魂苏醒、独立人格、理性思维与自由判断,那它所造就的不是“人”,而是“工具人”。
更严重地说,这是对人的亵渎。
因为人在本质上是“有灵的活人”,是按照神的形象(Imago Dei)所造的。当教育把人异化为标准答案的奴隶,思维格式的复制品,体制机器的齿轮,它就是在否定人的尊严,也就是在否定那不可剥夺的神圣。

恢复人的教育,从尊重人开始。
教育应当唤醒灵魂,而不是窒息灵魂。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培养“服从者”,而是启发“自由人”;
不是制造标准化的模具,而是点燃思考的火种;
不是“灌输答案”来洗脑,而是教人“提问”得智慧。
当“识字”成为你沉默、服从与遗忘的起点,那不是教育,是迷失。
愿我们警醒——不再“人生糊涂识字始”,而是“人生清明思考起”以及“人生智慧敬畏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