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一正义,上帝就发笑”——经济学告诉你为什么
作者:赵晓
你有没有发现,一些人越自信地喊着“正义”,越容易打脸?
经济学告诉我们,人类天生有“三限”,所以我们根本无法代表真正的正义。

首先,信息有限。人类永远不知道真相的全部,这就像网购一样,看起来完美的商品,到手才发现货不对。诺奖得主哈耶克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掌握一小片真相,却以为自己看清了全世界,这就是“理性的自负”、“致命的自负”。《圣经》也直言:“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哥林多前书》13:12)你觉得很公正,其实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其次,理性有限。人类的理性常常掉线。经济学有个热词叫“认知偏差”,意思是我们的大脑随时可能因为情绪、立场或利益而”断线”。自以为理性满满,结果却总是情绪化、站队化,最后成了“屁股决定脑袋”。《圣经》早就警告过我们:“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利米书》17:9)我们强调讲理,就是因为我们不讲理;我们以为自己在讲理,别人不讲理,其实大家都在讲情绪。
第三,道德有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早就说了,人类做什么事儿都难免带点个人利益考虑,就连做公益也是为了心安、好名声。《圣经》一语中的:“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23)人心的自私和贪欲,让我们的正义总是带着“水分”。

上帝和人类不同。祂拥有我们人类缺乏的“三全”:全知、全智、全善。
祂看得见全局,理性永不掉线,做的每件事都是真正的无私和公义。
所以,当我们觉得自己代表了正义,上帝忍不住笑了。祂不是嘲笑我们,而是提醒我们:真正绝对的正义,不是主义、不是规则、不是道理,更不是说教。正义就是上帝,上帝才有正义。而我们人类能做的,就是谦虚一点,再谦虚一点,多一点理解和同情,少一点自以为是。
当你真正明白这一点,你会发现,敬畏的心才是真正智慧的开始,谦卑的心才是走向真正公义的起点。


只要是人类,你就不可能不具有人的原罪:狭隘、偏见、自私,所以千万别做只可能是上帝来做的事,因为你是人不是神。人类最大的伤害不是来自于大自然地震、洪水,而是自诩为“神”的“领袖”,只要意念来自于他自己,那一定是对人类的最残酷毁灭!所以,目前的人类解决这个严酷问题的最优解就是民主制,把“自诩神”锁在法制的笼子里。人在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