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吉米·卡特:愿他得至高上帝的喜悦!
作者:赵晓
今天,得知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逝世的消息,我满怀深切的哀悼与感恩之心。他的一生,不仅因历史性的政治成就被铭记,更因他朴素谦逊的信仰和无私的人道主义精神而广受敬仰。卡特既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关键领导者,也是一位为全球和平、公义与属灵复兴奉献一生的伟大人物。
一、从不同角度看卡特
对于卡特的生平,世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评价。
政治家会记住他的中东和平努力,特别是1978年促成的埃及与以色列的《戴维营协议》。
人道主义者会敬仰他离任后通过“卡特中心”投身慈善事业的热忱,致力于根除疾病、促进民主和维护人权。
普通民众则会记住他的一生简朴真诚,无论是亲自帮助建造房屋,还是始终如一地实践基督教信仰。
当然,也有人从其他的视角批评他。例如,有人认为卡特虽具个人品格的光辉,但在总统任期内的政治成就并不显著。这些不同评价虽各有立场,但我们理解,也尊重多元化的观点。
然而,这些评价终究带着局限——因为人只能看外貌,而无法看透内心与动机。

二、从上帝的角度看卡特
《圣经》告诉我们:“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母耳记上》16:7)人们或许可以从政绩、品格或成就中评价卡特,但只有上帝能真正看透他的内心深处。
在卡特的一生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努力活出信仰价值观的人。他爱人、追求和平、关怀弱者。然而,他在上帝面前如何,只有上帝知道。最终的审判权属于上帝,而祂的判断也才是永恒的、公义的,且充满恩典。
三、我的个人角度:感谢卡特为中国所做的一切
从中国人的角度,尤其是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卡特不仅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关键人物,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奠基者和属灵复兴的重要推动者。他为中国所做的几件大事,值得铭记:
1. 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
1979年,在卡特总统和邓小平的推动下,中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结束了两国几十年的隔绝,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从那时起,中国开启了经济飞速发展的历程,人民逐渐告别饥饿与贫困,迈向繁荣富强。

2. 推动中国的属灵复兴
很多人并不知道,卡特不仅是一位政治领袖,更是一位带着属灵使命感的基督徒。2011年12月11日,卡特在北京与我及几位基督徒会面,特别提到他当年与邓小平会谈时提出的三条属灵条件:
第一、中国要开放教堂。
第二、中国要开放《圣经》。
第三、中国要开放传教士。
邓小平接受了前两条建议。从此,中国教会迈入复兴的时代。今天,中国的基督徒人数与教会数量的增长在世界范围内堪称奇迹,而卡特的推动功不可没。他为中国属灵转型埋下了种子,成为中国教会史上值得铭记的重要人物。
3. 香柏领导力机构的题词
2012年12月12日,香柏领导力机构召开“1212论坛”。我向卡特总统请求为大会题词,他欣然提笔,在便笺上写下:
To Cypress Leadership Institute
My prayers are with you for a successful meeting to promote peace and justice.
Jimmy Carter
(中文翻译:致香柏领导力机构;我为你们的会议祈祷,愿你们的会议成功,促进和平与公义。——吉米·卡特)

四、上帝使用卡特成为中国属灵复兴的天使
评价一个人,离不开价值观的视角。而上帝的视角看重灵魂的宝贵,愿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卡特或许并未完全意识到,他与邓小平的交流对中国教会的影响有多深远。但我坚信,上帝使用了卡特,让他成为中国属灵复兴的天使。卡特的名字,理应载入中国教会史乃至世界教会史的篇章。
五、结语:愿卡特得上帝的喜悦
人们对卡特的评价各有不同,但我相信,上帝一定记念他为和平、公义与属灵复兴所做的一切。正如《圣经》中保罗所言:“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马太福音》25:21)我们在地上的日子是有限的,荣华富贵是短暂的,被人纪念也是虚荣的,唯有蒙上帝喜悦的人,才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
愿卡特总统安息在上帝的怀抱中,也愿上帝的光辉继续照耀他的家人和这个世界。我们从卡特的一生中看见爱与信仰的力量,愿我们追随他所持守的那永恒真理与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