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应《一个川粉的自我反思》
作者:赵晓
笑夫弟兄将《一个川粉的自我反思》文章转入教会群,虽未说明转发的目的是什么,但应该是认可这篇文章,所以才转发的。
出于在基督里对弟兄姐妹的爱,以及我一贯的立场:鼓励每一个弟兄姐妹都拥有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和批判性思维;对于公共问题,则鼓励畅所欲言;同时,鼓励以基督徒应有的谦卑和自省,时时警惕自己可能看到的有限,明白的也有限,因此能够寻求更多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彼此相爱等等——我认真阅读了这篇文章,并坦率地回馈我的感受。

我首先要肯定本文作者展现出来的勇气与真诚:一个人能够在公共领域公开承认自己的思想变化,这是值得尊敬的事情。另外,这种自我反思的精神,也正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拥有的素质。
同时,还要承认:我们的思想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这是生命的自然现象。从反川普到挺川普,从激进到保守,或者相反,都是可能发生的过程。正如马斯克、J.D.万斯(Vance)等身上发生的是与此文作者相反的转变——从反川到挺川。
这些,本身都没有什么错。
然而,问题并不仅仅在于思想是否变化,而更在于:
变化的依据是什么?标准是什么?
对于基督徒来说,如果思想的变化只是出于情绪波动、个人喜好、社交媒体影响,或者是对某些现象的即时反应,那么这种变化并不能真正带来深层次的生命成长。它只是另一种随波逐流而已。
真正有意义的思想转变,必须是在接近更高真理、更稳定客观标准的前提下发生。
这里,我们需要回到一个基本原则:
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被真理释放出来的自由。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 8:32)

标准在哪里?
基督教保守主义认为,人心是堕落的(参见《海德堡要理问答》第 8 问),因此人的理性和情感本身并不足以作为“判断善恶”的可靠尺度。所谓“我思故我在”或“人是万物的尺度”只不过是理性主义的狂妄而已。
真正不变的标准,必须超越人的自我中心,必须仰望上帝,扎根于上帝的话语与神普遍启示的道德律法之中。
这也是基督信仰所强调的:
不以世俗标准或流行文化为尺度,不以个人经验为尺度;
乃以圣经真理和基督的主权作为思想与生活的根本依归。
因此,当我们讨论川普、基督信仰、保守主义、自由、秩序、国家治理时,我们真正需要求问的是:
这是否更接近上帝所设立的正义与秩序?是否符合神启示中的道德标准?
我们,不能单单因为看某个政治人物“顺眼”或者“做了一些我喜欢的事”而
支持,也不是因为看“他个人有缺点”而全盘否定;而是要看他是否“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以上帝的律法、公义与怜悯的标准,来认真权衡、冷静判断。

一、关于 2020 大选与 J6 事件,川普个人品行与公共治理
在《一个川粉的自我反思》中,作者将自己对川普的不信任,主要归因于对大选结果的质疑和 J6 事件的爆发。然而,作者对 2020 年美国总统大选及随后 1月 6日国会山事件的描述,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色彩。他的这些看法和情绪, 虽可理解,但显然需要进行更为理性和深入的分析。
1、关于 2020 年大选质疑
首先,关于 2020 年大选是否存在问题,这是一个有争议但可以合理讨论的问题。
正如作者在文中指出的,2020 年大选引入了大规模邮寄选票,相关州在选举程序上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变化,部分州甚至在未经立法机构批准的情况下更改了选举规则。
宪政程序上,这本身就是值得质疑和审查的重大问题。正如《联邦党人文集》第 68 篇所强调的,选举的合法性关系到共和国的根基。
质疑一个选举程序,要求核查与法律程序,这不是阴谋论,而是对宪法精神的捍卫。
事实上,美国最高法院与各州法院并没有深入审理大量关于选举过程不规范的指控,很多案件是因“程序性理由(Procedural Grounds,如缺乏原告资格、起诉时间过晚、诉求无效、司法救济不可行)”而被驳回,并非因为案件实质无据。很多主流媒体简单粗暴地说:“60 起诉讼失败,所以没有舞弊。”但这其实是误导,因为:
驳回 ≠ 案件无实质依据。
驳回程序问题 ≠ 审理案情细节并宣告没有问题。
这些常常被媒体和反川者所忽略,是非常不应该和不公平的。
因此,当川普和他的支持者对大选提出质疑时,至少在原则上,他们行使的是
宪法赋予的合法权利,而非破坏民主。

2、关于 1 月 6 日国会山事件(J6)
至于 2021 年 1 月 6 日的国会山事件,作者将这一天定性为川普“煽动暴力”, 但这一叙述方式需要极大谨慎。
川普在当日演讲中,明确呼吁人群要“和平且爱国地表达声音”
(peacefully and patriotically make your voices heard)。这句话在主流媒体报道以及反川人群中经常被有意忽略。
任何暴力行为都应被谴责,无论来源何方。但将零星暴力行为归咎于所有抗议者,甚至归咎于川普本人,这种“集体归罪(collective guilt)”的逻辑是极其危险的。
更进一步,从宪政精神来看,一次政治集会即使失控,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政变。否则,按照相同标准,过去数年中左翼势力发起的骚乱,岂不也要全部归咎于他们所支持的政治领袖吗?

3、关于川普的个人品行与公共治理的区分
作者在文中多次指出川普的个人品行问题,如私生活、商业操作、言行风格等,从而推导出对川普整体否定的结论。
特别是,川普是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作者以川普的私生活来进行指 责。但衡量一个人是不是“虔诚的基督徒”并不是作者给出的标准,而是必须据于上帝的标准。大卫抢别人的老婆,还杀死他人,上帝却说大卫是祂“合意的仆人”。以作者目前的认知,他估计不仅自己要纠结死,还要第二次将上帝钉死了。
然而,基督教世界观明确区分个人道德瑕疵与公共治理正义。
圣经告诉我们,所有人都是有罪的(罗马书 3:23),包括领导者。上帝
曾使用有严重私德问题的大卫王、所罗门王,成就祂的国度计划。
所以,重要的不是罪,而是是否愿意相信上帝、悔改自己,接受基督的
救恩。
公共执政者的首要职责,不是成为私德楷模,而是维护正义、惩治作
恶、保护善良(罗马书 13:3-4)。
在川普第一任内,我们看到他在诸多重大政策领域——如保护生命(反
堕胎)、促进宗教自由、捍卫以色列地位、推动经济增长、抗击极左文化
——确实作出了符合神普遍启示正义标准的努力。
在当下,川普正在性别、教育、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拨乱反正,回归保守主义价值观。
因此,衡量一个政治领袖,首先要看他的公共政策是否符合公义,而不是单凭个人性格或生活作风。请记住,美国人民是在选总统而不是选牧师,而我们在谈论的也是一位总统而不是牧师。

二、极左势?与?明冲突
作者谈到了极左势力与文明冲突的问题,这是可取之处,也是问题的关键。但作者自己因思想不成熟,显然偏离了这一问题的根本,也因此发生了对川普支持的变化。
1、关于极左势力与文明冲突
文章作者提到自己曾因反感极左暴力(如 BLM、Antifa 等组织),认同川普强调“法律与秩序”的立场而成为“川粉”,但后来又因对川普个人失望而整体转向反川。这种转变,反映出对当前文明冲突本质认识上的某种摇摆。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早已指出:未来的全球冲突将更多发生在不同文明体系之间,而非单纯的国家利益之争。在《我们是谁?——美国国家认同的危机》一书中则进一步强调,“文明的冲突”就在美国内部。
今天,极左势力所代表的,正是一种以否定传统、颠覆基督教伦理、瓦解家庭和社会秩序为特征的新文明体系。
这种文化战,不只是简单的街头骚乱,而是深入到教育、媒体、科技、企业、
甚至立法与司法领域,全面推动:
取消历史传统(cancel culture)
性别混乱(gender ideology)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
族群对立(racial essentialism)
社会主义化经济政策(socialized economy)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川普所代表的“法律与秩序”立场,不是个人的情绪宣泄,而是保护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根基、维护神普遍启示秩序的努力。
因此,无论对川普个人好恶如何,基督教保守主义者在面对极左破坏时,理应坚持立场,不可因对个别人失望而放弃原则。

2、回应文章提出的八个问题
作者提出八个问题,看起来头头是道,但只是作者自己的纠结以及认知不通透而已。
以下,试逐一正面回应作者在文末提出的质问。
(1)是什么让你觉得一个换过三个老婆、婚内与艳星有染的人是虔诚的基督徒和保守派?
答:
首先,很高兴作者认定基督徒应该是私德更好的人,这说明他的内心中,基督徒具有崇高的社会道德形象。这,的确也是一个基督徒应当在信主后竭力追求和活出的目标。
然而,这里面又夹杂着一个重大误解:只有好人才配做基督徒。这正是撒旦最
常见的谎言之一。圣经的真理却是清楚宣告:
“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马书》 3:10)
所有人在神面前都是罪人(《罗马书》 3:23),包括每一位领导者。
事实上,认为自己是好人的人,反而很可能是最骄傲、最抵挡基督的人。
基督徒的“虔诚”,并非指人生经历无污点,而是指愿意悔改、认罪归向基督,倚靠基督的宝血和恩典。
圣经中,大卫王曾犯下奸淫与谋杀的严重罪行,但神仍称他为“合神心意的人”(《撒母耳记上》 13:14);参孙的问题或许更严重,但神使用他作为拯救以色列的起首(《士师记 》13–16 章)。
基督信仰的本质,绝不是靠个人道德成就获得救恩,而是完全靠基督白白的恩典。
川普的个人私德问题,确实令人遗憾,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他在公共政策上推动正义事业的理由。

(2)是什么让你觉得一个从不公开纳税记录的人是无私的爱国者?
答:
纳税记录属于个人财务隐私。根据美国现行法律,包括宪法和联邦法,并没有强制要求总统候选人或在任总统必须公开税单。自 1970 年代以来,一些候选人出于政治传统选择自愿公开,但这始终不是法律义务。
真正衡量一个人是否爱国,不应停留在表象细节(如是否公开税单),而应看
他是否以国家利益为中心,是否维护了国家的根本价值和未来方向。
川普执政期间,他的爱国心体现在一个清晰的战略框架之中:
一个中心:让美国重新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两个基本点:一是让信仰回归,这是美国重新伟大的精神基础;二是让制造业回归,这是美国重新伟大的物质基础(刘澎,2025)。
更深一层地,川普所捍卫的,不只是美国的经济利益,更是以基督教文明为根基的自由世界秩序。
他既是在为美国而战,也是在为基督文明、为保守主义信仰体系而战,守护美国作为自由民主灯塔和最后堡垒的地位。
从这个信仰与文明的视角来看,川普在任内推动的一系列政策,无论是宗教自由、经济复兴、强化国防,还是对抗文化左倾,都是他忠于国家使命、忠于信仰根基的具体表现。

(3)是什么让你觉得一个对全世界包括盟友大加关税的人支持自由市场?
答:
首先必须提醒一个基本事实:自由从不免费(Free is not free),自由市场也是如此。
所谓“全球自由市场”,其实是战后,美国以自身巨大的国力与牺牲,付出高
昂代价,构建和维护的一个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全球经贸体系。
美国为全球自由贸易提供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支撑,保障了全球海上航运安全(海权),并主导设立了 WTO(世界贸易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关键国际机构,制定和维护了全球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
正是因为美国长期付出的这些制度性支撑,世界才有了资本、货物与人员相对自由流动的条件,全球经济得以繁荣发展数十年。
然而,现实逐渐暴露出结构性的危机。
自由市场被异质制度所利用——某些威权国家一方面享受着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红利,另一方面却拒绝遵守公平竞争规则,甚至反过来挑战和侵蚀支撑自由体系的国家本身。但原因不在于他国,而在于西方对“历史终结”的盲目乐观。
异质制度国家“吃美国的饭,砸美国的锅”,导致全球市场秩序紊乱,产业链安全受威胁,平台和规则陷于瘫痪,自由本身面临生存危机。

俄乌战争的爆发,以及东亚地区日益紧张的局势,进一步揭示出:全球自由秩序已不再安全,新的冷战格局已经显现。自由世界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局势下,美国的关税战,实质上是一次“断臂求生”式的战略转型:
一方面,通过关税重新审视并重塑全球供应链,保障美国及盟友的制造
业和关键物资安全,进而国家经济与产业安全;
另一方面,重建国际经贸秩序,使自由贸易真正建立在公平、对等、可
持续的基础之上。
自由市场,眼下其实就如同一座年久失修、危机四伏的大厦,若继续放任必然
整体崩塌;而修补与加固,虽然一时痛苦,却是为了长远的保存和复兴。
因此,川普的行为虽被反川者攻击为自由市场的破坏者,但在拥护者眼中,他才是自由市场真正的修复者。也就是说,川普的关税战,恰恰是为了挽救和捍卫自由世界的生存与未来。万斯最新的印度演讲清楚表明,这样做并非退缩于孤立主义,而是为了保护一个真正自由、公平、有生命力的全球经济体系。

(4)是什么让你觉得一个带上全家人利用候任总统身份发币割韭菜的人是大公无私的反腐败者?
答:
首先,判断政治人物涉足商业行为的正当性,必须把握几个基本标准:
第一,合法性问题:
在美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总统及其家属拥有私人商业权利,只要不涉及违法、
强制、欺诈或滥用公权力,就不构成犯罪。
川普及其家人发行 NFT、加密货币等活动,在法律上并无禁止条款,也未强迫
公众参与购买,因此不同于特权体制下的“割韭菜”行为。
第二,是否特权阶层垄断:
在有些国家,只有权贵可以从事某些交易。然而,NFT 和加密货币市场是完全开放的平台,理论上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进入竞争。因此,川普家族参与数字资产项目,应置于自由市场规则下的理性与客观看待,而非以特权逻辑简单定性。

第三,文化背景差异:
美国社会是商业社会,一贯尊重商业创新与个人财富积累,不以从政者涉足商业为耻。相比之下,中国传统农业文化长期将商人视为“逐利而无道德”的阶层,因此对企业家评价负面,对政治人物经商更是存在本能反感。然而,这种文化落差,不能作为衡量美国政治伦理的标准。
第四,客观事实对比——拜登、贺锦丽案例:
事实上,在川普高调推出$TRUMP 代币之前,币圈早已有与拜登和贺锦丽相关的
Meme 币存在。也就是说,川普之前,拜贺早就引领世界潮流啦!
如 BODEN、JLBODEN、LAPTOP(拜登相关代币)和 KAMA(贺锦丽代币),在币圈一度因政治事件(如拜登退选)而剧烈波动。
此外,拜登竞选团队在 2024 年还招募了“迷因经理”,通过社交平台操作与加密资产相关的宣传活动,并支持与其相关的 Dark Brandon(BIDEN 币),一度暴涨 1229%。
2024 年拜登退选事件,引发拜登相关代币市值 24 小时内暴跌 60%以上;而贺锦丽相关代币因预期接替总统候选人身份而单日暴涨 80%。
这表明,把加密货币商业化现象归咎于川普个人,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双重标准。加密货币与政治的结合早已成为币圈现象,只是川普人气更旺、更成功并采取了更直接、更高调的方式,因而引起更大关注。

第五,综合经济行为的真实对比
更重要的是,从整体财富变化来看,川普与许多民主党政治人物形成了鲜明对
比:
川普本人在 2016 年当选总统时就是富豪,净资产约为 45 亿美元,而到
2021 年离任时下降至约 24 亿美元,大幅缩水。
相比之下,奥巴马、克林顿、拜登等民主党领袖,财富平平却通过出
版、演讲、媒体签约等手段大幅累积私人财富,财富增长显著。
由此可见,川普并未利用总统职务谋取暴利,反而为其商业帝国付出了高昂代价。这一客观事实,远比个别加密货币项目的象征意义,更能真实反映川普在权力与私利之间的取舍态度。
其实,衡量政治人物是否大公无私,应看其整体治理方向与政策成果,而非简
单因其涉足新兴商业活动而否定一切。
川普在任期间推行大规模削减官僚开支、限制游说集团影响、重塑司法体系, 这些实质性改革,才是他忠于国家利益、推进廉政建设的重要见证。

(5)是什么让你觉得一个屡次批判无辜受害者,甚至为侵略者说话的人很有正义感?
答: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对复杂国际冲突进行理性分析,不应简单以黑白二元思维定性,更不能凭借媒体碎片化叙事做出草率判断。
第一,俄乌战争本身远非黑白分明。
感谢美国的宪政政治,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元、开放的信息。近年来特别是川普上台后,披露的诸多资料表明,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存在针对俄裔居民的排斥和冲突行为,这为俄罗斯的军事介入提供了复杂背景。
所以,川普对俄乌局势的态度,不见得是出于同情侵略者,而可能是认识到局势的复杂性,主张避免美国陷入无休止、代价高昂、又难以定义胜负的地缘冲突。
第二,川普的外交考量以美国真正的战略利益为核心。
川普是美国总统,他坚持“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原则,认为俄罗斯虽然是挑战者,但并非美国在全球战略上的主要敌人。川普也因此清醒地看到, 美国不能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一个错误的敌人纠缠不休,从而削弱自身主力,而应该及早抽身。他错了吗?

第三,川普坚持“以实力求和平”,拒绝无谓战争。
川普主张世界和平,并继承了里根时代经典的保守主义理念:“以实力求和
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理念。
在他上个任期内,美国没有发动新的海外战争,相反,通过重建军力、强化威慑, 维护了相对的国际稳定。
“新官不理旧政”,川普无法接受拜登政府任由局势恶化、酿成俄乌战争这种
“泥潭”,他主张及时止战、追求真正的和平。这无可非议。
其实,正义有不同层次。和平本身就是更高层次的正义。而以“正义”之名流无辜人血、制造或延续无休止冲突,本身就是一种深度邪恶。

第四,川普更深远的警觉是:西方文明正遭受内部侵蚀。
作者看到了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但川普看到了左派正在侵略美国和欧洲,侵略基督教文明,改变西方文明。川普认为这比俄罗斯更危险,真正侵蚀美国和欧洲根基的,不是俄罗斯,而是左派势力对基督教文明的解构与颠覆。极左思想对性别、族裔、信仰、家庭的全面攻击,正深刻改变西方社会的精神本质。
为此,川普希望欧洲悬崖勒马,回归传统价值观,并且停止俄乌战争,这显然不是因为他站在普京一边,而是站在更高的“文明之战”的层面。川普这样
做,是基于保护西方基督文明整体安全的更高战略眼光,而非站在普京一边。
正如越来越多原本批评川普的知识分子(如孙立平教授)在重读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之后所认识到的那样:
全球冲突的根本,不再仅仅是国家间的地缘之争,而是文明体系之间的生死对抗。
理解川普的外交理念,必须从这样的宏观视角出发,而非简单套用传统国际关系的思维框架。
同时,即便不同意川普的具体判断和价值观也没关系,起码应尊重他基于更高层次文明存亡的战略考量,而不要简单粗暴地斥其为疯子或没有道德吧!
是批评川普的人更有正义,还是川普志在为更大、更深远的正义——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生存与未来——而战?谁对谁错,不妨让历史来检验!

(6)是什么让你觉得?个公开表示四年以后要继续?,公然蔑视第???修正案的?尊重宪法?
答:
首先,理解美国总统连任规则,必须准确把握宪法原文和历史背景。
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1951 年通过)明确规定,总统最多只能连任
一次,即同一自然人最多担任总统两届。
这一限制在法律上具有最高效力,必须严格遵守,不能擅自更改。
针对川普的情况,需要理性区分政治语言与实际违宪行为:
川普在一些演讲和集会中,确实以玩笑或夸张修辞的方式提到过“第三
任期”或“再干四年”。
这种语言在美国政治文化中并不罕见,常被用于激励支持者、引发舆论讨论,属于情绪化表达,而非正式政策主张。
事实上,在任期间及卸任后,川普从未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试图废除或绕过第二十二修正案,亦未提出修改宪法、延长总统任期的任何正式计划。
衡量一位领导人是否尊重宪法,不应仅仅看口号和夸张表述,而应看其实际治理行为。
川普在执政期间,推行了诸多加强宪法权利的政策,例如:
捍卫言论自由(First Amendment)
加强宗教自由保护
维护持枪权(Second Amendment)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
2020 年以后,川普本人面临了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治迫害——包括被多次起诉、被司法系统攻击、被社交媒体封禁言论。这是另类的“黑命贵”运动。
但在这些压力之下,川普依然坚持在宪法与法治的框架内抗争,没有号召暴力、没有发动非法行动,而是通过合法选举、合法诉讼、合法程序坚持抗争, 并取得了胜利。
与此同时,拜登政府和其支持阵营却暴露了真正侵蚀宪政精神的倾向:
扎克伯格在国会作证,承认 Facebook 在政府压力下限制、审查与政府政策不一致的言论。
美国主流科技平台在政府授意下广泛封禁异见者包括禁了川普的社交账号,实质上侵犯了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言论自由。
司法系统被政治化、武器化,用来打击政治对手而非公正执法。
因此,真正需要警惕的,不是川普言语中的夸张修辞,而是那些以“正义”之
名、实际破坏宪法、践踏自由的人。
川普捍卫“法律与秩序”,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在行动中践行;而他的对手,则在行动中不断侵蚀法律与自由的根基。

(7)是什么让你觉得一个拼命要把美联储、国税局、证监会都管起来的人主张的是小政府?
答:
首先,需要澄清“小政府”理念的真正含义。
小政府并不意味着完全取消政府或放任无监管,而是强调政府权力必须有限、受制于宪法,以保障个人自由、市场活力和公民基本权利。
经典自由保守主义思想家,如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 A. Hayek)、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等,都主张:
政府应当是守夜人,而不是主宰者。
具体到川普的政策行动,他对美联储、国税局(IRS)、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等机构提出改革要求,其目的并非摧毁这些机构,而是:
要求它们更透明、
更负责任、
更尊重宪法和公民自由。

这正是典型的小政府理念体现,而非极权倾向。
以美联储为例:
虽然川普在任内多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加息政策,但根据美国宪政制度,总统实际上无权直接指挥或干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机构,享有高度独立性,其政策决策不受总统命令支配。
川普的公开批评,属于政治表达,而不是行政命令。
到目前为止,川普从未越权干涉美联储独立运作,也未试图非法改变这一制度安排。
同样,对于国税局、证监会等机构,川普的改革方向是:
简化税制,减轻纳税人负担;
限制过度监管,促进市场自由;
打击官僚主义,提升政府效率。

这些努力,恰恰符合小政府理念的基本精神。因此全面地看,川普捍卫了自由
市场。
另外,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即便川普备受争议:
他依然是通过公开、公正、竞争性的选举上台;
他依然在宪法框架内行使权力,没有滥用总统职权;
他依然保障了广泛的言论自由。
所以,必须承认:美国现在很烂,但仍是全世界最好的国家,因为宪政体系仍在。川普再坏,仍是全世界最有程序正义性的领导人,并在宪政范围内行使权力,所以全世界的人才都可以骂他。
全世界都可以肆无忌惮地批评川普、嘲笑川普、攻击川普,而不必担心因言获罪、被迫害甚至失踪。这一现象本身,正是美国宪政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川普本人作为领导者对制度底线的尊重的明证。
相比之下,若敢在许多其他国家公开批评本国领导人,后果如何,不言自明。
因此,川普不仅没有破坏小政府原则,反而以行动证明了宪政、自由、有限政府的可贵与可持续。

(8)是什么让你觉得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可以和底层劳工共情?
答: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前提——个人出身并不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理解、关心和保护底层民众的利益。
我所尊重的一位美国的拥川领袖谈到,她之所以放下一切来支持川普,是因为她发现:川普完全不同于那些政客,他真的是一位愿意全心全力来帮助美国底层民众的人。我所尊重的另一位中国体制内的智者也谈到,川普才是真正关心大多数人利益的人,而不是像东西方的左派们只是喊口号,行为却无比自私。
在川普执政期间,他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
大规模减税,
促进制造业回流,
放松中小企业监管——
让美国底层劳工的实际收入水平在多年以来显著上升,失业率降至历史低点,
特别是非裔、拉美裔等少数族裔群体的就业水平也达到了历史新高。这些成就,是真实数据可以证实的事实,而非政治宣传。
所以,真正的与普通人的“共情”,不是出身,不是情绪化的表演,也不是媒体制造的形象包装,而是通过政策实质性改善普通人生活的实际行动。

很遗憾的是,作者在提出“出身是否能共情”的质疑时,无意中暴露了自己受
“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影响的阴暗思维方式。
身份政治的核心逻辑是:
把个人的出身、肤色、种族、性别、阶级地位作为道德价值和政治正当性的依据。
这种思想正是当前极左派(如“黑命贵”、DEI 运动)推行的主轴,
也是保守主义坚决反对的理念。
所以,深层次的问题是,虽然作者批评了“黑命贵”的打砸抢行为,却没有深入看到其背后的身份政治逻辑,更没有与这种思想彻底划清界限。在批评暴力的同时,却接受了同样以身份定是非的导致暴力的思维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种
逻辑和认知上的矛盾。是不是这样呢?

基督教保守主义的立场坚持:
每一个人应当以其品格、理性、信仰和行为作为评价标准;
而非肤色、出身或社会阶级背景。
自由社会之所以宝贵,正在于它承认每个人是独立的道德主体,而非出生标签的附庸。
川普的个人出身,无论如何评价,不能抹杀他在实际政策中对底层劳工、普通工薪阶层作出的积极贡献。真正重要的,不是一个领导人出生在怎样的家庭, 而是他用权力为谁服务、用政策为谁谋利。
在这一点上,川普的执政成绩,值得公正而理性的肯定。

三、总结:在真理中思考与对话
作者的自我反思值得肯定,他思想立场的变化也是我们应当尊重的个人自由。但更深一层需要反思的是:
这种变化的依据是否稳固扎根于上帝的真理,还是仅凭个人情绪与社会风潮?真正有意义的思想更新,必须是被真理炼净,而非被环境操控。
对 2020 年大选和国会山事件(J6)的判断,必须以完整的事实和宪法精神为基础,而不是单凭媒体片面叙事或群体情绪做出定论。基督徒特别要警惕成为谎言叙事的附庸,而应以真理为准绳。
在评判任何政治领袖时,我们必须学会区分个人私德与公共政策,并以上帝的律法、正义与怜悯为最高标准,而不是以自己的喜好、身份认同或一时感受为唯一依据。
面对全球极左势力对西方文明、对基督教价值体系的持续侵蚀,基督徒应当持守正义与秩序,忠于真理,抵抗文化堕落;而不是因为一时失望或世俗压力,就放弃了护卫传统价值、守护信仰灯塔的责任。
《一个川粉的自我反思》号称自我反思,但其实自我反思远远不够,更多是指向对拥川人群的攻击。其所提出的八个具体质问,看似犀利,但在经过深入分析与回应后可以看出,多数质问停留在感受和逻辑跳跃之中,并未真正把握住宪政精神、保守主义原则与实际政策之间的关系。

更深 一层的属灵反思
在今天这样一个黑暗与混乱交织的时代,
真正做一个有信仰、持守真理的人并不容易。
我们每一个人,正如以赛亚在异象中所自认的那样:
“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以赛亚书》 6:5)
而今日世界的属灵危机,可以总结为三重根本问题:
(1)无神而偶像化的危机
许多人根本不信神,
自称“自由”,却实际上拜各种偶像:金钱、权力、种族、性别、甚至自我。
其实,人若不在上帝之下,必在魔鬼之下,并无第三条道路可走。

(2)表面信仰而缺乏真理的危机
有些人虽然口头上承认上帝,
但他们的信仰并未根植于圣经真理, 只是表面的文化认同,
缺乏悔改更新的真实生命。
(3)信了真理却缺乏分辨力的危机
即使有些信徒真正信了福音, 明白了基本教义,
但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
若缺乏属灵洞察和警醒,
也很容易被撒旦的谎言所蒙蔽, 在时代的试探中迷失方向。
从根本上看,这位作者,
从未真正支持过上帝的真理,也未真正支持过川普,
他支持的,只是自己心中“虚幻的投影”—— 当幻影符合期待时,他认同;
当幻影破碎时,他反目。
而我们呢?是否就能做得更好?未必!我们同样要有足够的谦卑与省思: 我们是否也在无意中,以自己的感受、幻想取代了上帝的道?
我们是否也在无声无息中,离开了那位真正的王,耶稣基督?
愿我们每一个人,
都能以谦卑、敬畏、清醒的心, 在混乱中站稳,
在黑暗中持守, 忠于那永恒不变的真理,直到荣耀的主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