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原创

和平与文明都是脆弱的,但希望长存!

首页 /

和平与文明都是脆弱的,但希望长存!

Peace and Civilization Are Fragile, But Hope Remains!

——简评泰柬冲突

作者:赵晓

最近我参加了 CEF 论坛,一位会议好友近日转发给我《经济学人》关于泰国与柬埔寨边境战争的报道,并问我:“你怎么看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

他的语气平静,却掩不住内里的沉重——他所爱的人,曾是红色高棉大屠杀的幸存者。对战争与流离失所的记忆,对他们而言,这不是抽象的政治新闻,而是代代难愈的伤口。我感到一种责任,不仅要了解,更要回应。

以下,不是一篇宏大的政策评论,而更像一场炉边谈话。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我们如同家人,围炉而坐,彼此取暖,也共同求问:

当战争再度敲门,我们还能相信和平吗?凭什么能求得和平?

一、事件:一场令人错愕的边境冲突

2025年7月24日,泰国与柬埔寨边境爆发激烈交火,造成超过40人死亡,超过30万人流离失所。这是几十年来该地区最严重的军事冲突。

战火源自历史久远的领土纠纷:1904年法国殖民时期的一纸边界协议、围绕寺

庙归属与山脉划界的争议,构成了长期压抑的地缘焦虑。

战争的导火索则被《经济学家》的文章认为是国内政治火山的向外喷发:泰国政府在议会中仅以微弱多数勉强执政,政权不稳;柬埔寨则正面临代际权力更替,权斗激烈。在此脆弱结构中,冲突变得几乎不可避免。

我注意到的好消息是:战争只持续了数日,随后在多方特别是美国干预下迅速熄火。据多家美媒报道,美国总统川普在访问欧洲期间,通过“贸易威胁 + 调停介入”,迫使双方进入谈判,最终在马来西亚签署停火协议。

这一事件让我对川普再度刮目相看。因为他上一任期,美国没有引爆一场战争,世界也无大战。而不久前,他也促成了印度与巴基斯坦边境对峙的降温——那个拥有核武、长期敌对、堪称“世界火药桶”的区域,亦得以暂时安宁。

不得不说,这位争议不断的美国总统,再一次以“实力促和平”的保守主义风格,在全球舞台上留下了独特印记。

二、分析:制度的缺口,压垮和平的地基

人类为何会有战争?具体的原因各不一样,但归根结底源于人类的罪性。

泰柬之间的冲突,同样是是罪性的现实演绎——自私、傲慢、恐惧与操控,在合适的土壤中就会开出冲突的恶果,结出灾难的苦果。

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但这种理性早就被罪性绑架。因此,罪性从不盲动,它亦有其“理性”——当政权不稳、决策不透明、社会焦虑累积,制造外部敌人,便成为转移压力、巩固权力的“经典策略”。

博弈论指出:在制度薄弱的环境中,战争常是意图可预测的“策略性行动”。当双方都将国家体面寄托在强势姿态,误判与升级几乎成为必然。

所以,正义战争之外,一切战争的发动者,不过是罪性理性的产物——制度困局下的合理化恶行。

可以想象:在没有公共信任与透明治理的土壤上,和平极易凋谢、文明极其脆弱;即便签下停火协议,若缺乏制度保障与文化信任,和平也只是一种“暂时的停止”。

三、求问:和平,从哪里来?

善良的人们渴望和平,厌恶战争。但和平,从何而来呢?

和平,并不是空中飘下的礼物,而是真理信仰与文明制度播下的善果。

回望历史,我们看到:17世纪席卷欧洲的三十年战争,让欧洲血流成河,宗教仇杀几近摧毁整个文明的根基。

直到1648年,在一位虔诚的德国基督徒外交官克劳修斯(Johann Ludwig von Nassau-Hadamar)等人的斡旋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终于签订。这不仅结束了长达三十年的宗教战争,也开启了人类国际关系的新纪元——从此,“国家主权不可侵犯”的观念被首次写入国际条约,国际法雏形得以确立,战争不再是荣耀,而是制度失败的象征。

和平,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被赋予文明秩序的意义。

而在二战之后的世界,一个更令人惊讶的事实出现了:民主国家之间,再未彼此宣战。

这并非因为人性变得更善良,而是因为民主制度与宪政结构有效地驯服了人类的罪性:

——制度限制了权力的滥用,

——法治阻止了暴力的扩张,

——透明与信任降低了恐惧与误判。

因此,和平不再只是愿景,更是可以被塑造的文明成果。

所以,文明若要实现持久和平,不是靠威慑敌人,而是要驯服自己。而能驯服人心的,不是枪炮,也不是条文,而是真理的信仰与良治的制度。

耶稣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神的和平是和平之子,和平之子通过信仰与制度求得和平,以实力捍卫和平。和平,不再是消极的心理渴求的状态,而是积极的使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属天身份的具体体现。

当俄乌战争持续、中东局势动荡不安,全球人心对战争与冲突都愈加敏感。因为全世界的人知道——一旦战争继续失控,就可能演变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去思考和平,去守望和平、建造和平、活出和平。因为我们深信,和平不只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上帝国度降临在人间的先声。

结语:愿我们成为和平的种子

和平与文明,确实都极其脆弱。但不是毫无希望,更值得去追求!

无论你在曼谷、金边、耶路撒冷,或是北京、巴黎、奥克兰——你所生活的那片土地,都值得拥有一个没有炮火、没有流亡,可以安然吃饭、读书、入睡的明天。

和平,不只是政治家的手段,更是天国子民的身份。

让我们用信仰活出和平,用制度建构和平,用智慧守护文明——愿东亚各国,尽早完成民主转型;愿和平的希望,长存人间!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