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原创

《国难神学》:从耶路撒冷的废墟到万里长城的觉醒——面对下一场历史震荡,我们需要先知性悔改

首页 /

《国难神学》:从耶路撒冷的废墟到万里长城的觉醒——面对下一场历史震荡,我们需要先知性悔改

作者:赵晓

苦难的信息正从各方传来。在这个漆黑又躁动的夜晚,当我翻阅历史的废墟,默思“繁荣失去”后即将逼近的风暴,不禁仰天泣问:

苦难的终点在哪里?我们的民族,会不会再次跌倒在同一块石头上?

一、国难神学:从《圣经》中读出一个民族的命运密码

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头,理性的尽头是启示的光照。翻开《圣经》,国难并非中华民族独有,耶路撒冷也曾两度倾覆,以致圣殿被毁、百姓被掳,惨不忍睹。先知耶利米早已预言这场国难,但无人听取。他痛心疾首,恨不得自己的头为水,眼为“泪的泉源”,好为被杀的百姓昼夜哭泣(《耶利米书》9:1)。

先知耶利米还亲眼目睹了这场国难。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军队攻入圣城、焚毁圣殿、掳掠民众;耶利米为此写下哀歌。其中,最感动我的一点,是他既未控诉“苍天无眼”,也未大喊“主啊,你在哪里”,而是谦卑承认并真心悔改:“耶和华是公义的!他这样待我,是因我违背他的命令。”(《耶利米哀歌》1:18)

而在遥远的迦巴鲁(Chebar)河畔,先知以西结更看见上帝的荣耀离开圣殿(《以西结书》10:1,18)。他由此清晰地知道:犹大国难不只是军事败局,更是上帝的荣耀“亲自撤离”——对属灵秩序的终极审判。

《圣经》书写的“国难神学”启示我们:国难,从来不只是政治与社会事件,更是内在属灵秩序的崩塌以及神圣公义的实施。上帝容许国破家亡、苦难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对骄傲与悖逆之民的审判。

中华民族若要真正走出“治乱循环”的历史宿命,也必须从这个属灵原点重新出发。

二、国难的根源:从来不在外敌,而在人心深处的骄傲

中国当下繁荣已逝,正经历楼市崩盘、信心崩溃后的经济萧条,叠加内忧外患的环境,无尽黑夜似乎正在降临!

然而,败亡之前,并非经济的崩溃,而是灵魂的溃败,所谓“狂心在跌倒之前”(《箴言》16:18);不是外敌攻城,而是自毁长城;不是苦难的羞辱,而是骄傲的狂吼。

以色列亡国前,高喊的是“这是耶和华的殿”;中国近代国难前,高喊的是“我大清如何如何”“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而今日则换成了“厉害了,我的国”……这当然不是爱国不爱国的问题,而是拜真神还是立偶像的问题。当狭隘的民族主义、虚假的国家偶像、狂妄的自我崇拜取代了敬畏真神的位置,当“厉害神话”“自信满满”压倒“公义、怜悯与谦卑”的诉求,那必然就是败亡的前夜。

《圣经》说:“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箴言》14:34)此乃“国运之律”,兴衰法则,一句话道尽国兴国衰与国难的根源且亘古不变!

耶利米在耶路撒冷废墟上痛哭!——不是因为巴比伦的强大,而是因为百姓失去了敬畏上帝的心,也因此失去了公义,违背了永恒法、上帝法、自然法与人定法。

三、真正的灾难:不是痛过,而是痛过以后依然不悔改

相比耶路撒冷的两度倾覆,中国历史更加悲哀,国难乃至灭亡的剧本似乎总在不断周而复始地重演。原因很悲哀:苦难之后,从无真正悔改,只有转嫁责任。“周秦之变”后,“大一统”皇权专制在中国不断上演“治乱循环”,但国难频仍,人们却总是肤浅地将责任归于昏君和贪官,未有深刻灵魂觉醒,结果就是一再重蹈覆辙。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现代人有什么进步吗?郭沫若“奉旨填词”,在《甲申三百年祭》中警示:“胜利后的骄傲、内部的分裂、民心的丧失”,是农民领袖李自成“从胜利走向失败”的断崖。当代“天骄”则引用此文警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但结果又如何呢?人们看到的是:李自成式骄傲的N倍放大,从皇权专制步入现代极权,“秦始皇加马克思”式更加极端的“个人崇拜”与灾难性的“社会实验”。

可曾有过反省?否!“大跃进”后,我们说是“自然灾害”;“文革”浩劫,说是“林彪四人帮”的阴谋;如今内忧外患,“一切责任全在美方”……地震,官媒唱响“大难兴邦”;疫情、萧条、房价暴跌、人口危机等,如同波浪一波接一波袭来时,仍坚持“岁月静好”的“正能量”……

不,没有什么“大难兴邦”,只有“大难穿邦”,而大难本是用来悔改的。一个民族若没有对人心、制度、文化、信仰的深刻反思,就会变成灵魂麻木的僵尸,大难只会一再卷土重来,化作“治乱”的悲剧循环。

上帝借先知耶利米的口告诉犹大国民:“我必使我所说的一切灾祸临到这城和属城的一切城邑,因为他们硬着颈项,不听我的话。”(《耶利米书》19:15)灾难,不是上帝的沉默,而是上帝的喊话;不是上帝的离弃,而是上帝的管教;不是上帝的绝望,而是留给罪人最后悔改的机会。

四、以色列为何能走出废墟?中国为何总在循环?

以色列也曾再度失败,也曾亡国甚至流浪天下万邦,但他们终于走出了。这是因为,他们有先知:耶利米痛哭,以西结见异象,但以理在宫中禁食祷告。以色列的先知勇敢地对自己民族说:“是我们错了,我们背叛了神,我们自找灭亡。我们要悔改……”也因此,以色列民族有了撕裂衣裳的真诚悔改,最终迎来恩典与复兴。

而中国,只有诸子百家、文人墨客,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先知道统”,也因此没有悔改,没有觉醒,只有无尽的千年黑夜。中国当然不乏智者、谋士、愤青、御用文人,甚至“国粹”太监,但没有在国难中代求、代言、代哭的先知,没有人仰望上帝、公义发声,勇敢说出:

“不是别人,是我们;不是器物,是人心;不是偶然,而是大道隐没的必然。”

没有先知的民族,只能靠一次次流血维稳;没有悔改的文明,无法真正更新;没有先知的大地,终将沦为轮回的祭坛。

五、中国如何告别苦难?不是靠器物或GDP,不是靠制度,而是靠属灵的觉醒

器物只是外在,制度亦非根本,只有谦卑悔改、敬畏上帝,才是一切转机的开始。中外历史反复证明:无神的骄傲必然带来毁灭,有神的谦卑才会有希望。

若国人愿在风暴前俯伏说:“主啊,我得罪了你”;若我们敢承认:“我们所建的不义之城,不配再夸口”;若我们回归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的大道(《弥迦书》6:8),那时,中华民族才是东方那真正醒来的“睡狮”,从历史灰烬中重生的灵魂。

结语:废墟之上,神仍在寻找听见祂声音的人

不要等到万里长城再次焚毁,不要等到治乱循环再度降临,才开始寻找真理与意义。

国运,不是运气,就在人心:灵魂向着真理苏醒。从耶路撒冷的废墟到万里长城的叹息,历史从不缺乏灾难,但上帝在等的,是有人醒来:

“主啊,不是他们,是我们;

不是外面,是里面;

不是环境,是人心。

主啊,我愿悔改,请赦免我!”

耶利米曾呼喊:

“我们当深深考察自己的行为,再归向耶和华……我们犯罪悖逆,你并不赦免。”(《耶利米哀歌》3:40-42)

主耶稣也曾长叹:

“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路加福音》13:34)

愿我们这一代,在冰裂中听见那微小却真实的声音——宣示审判的声音、呼唤悔改的声音、唤醒睡狮的声音、预告恩典的声音。

“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历代志下》16:9)

“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希伯来书》3:15)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