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原创

俄乌战争中的“正义问题”

首页 /

俄乌战争中的“正义问题”

作者:赵晓

贺卫方老师:

谢谢@我,不过我还是好奇,昨天我的反问,赵先生为什么不予理睬?@赵晓(新)

【昨天的问】:当年高喊“一寸江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人真是丧心病狂,把人命不当回事。为什么不跟日本和谈,承认他们已经占据的中国领土归日本?应该为汪先生平反。

赵晓:

看到了!谢谢贺兄。等我吃完饭再来认真回复您——哈哈,记住,您是我尊敬

的兄长!思想帅,人还帅,更有通常学人没有的硬骨和勇气。我得认真回复您,好慢慢向您请教。先向您致礼啦!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首先牵涉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 “正义” 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判断正义?

一、正义的基础与标准是什么?

若从哲学与法理的根基来看,正义是否存在一个绝对标准?还是如罗尔斯所说,是在“无知之幕”下,各方在平等状态中所达成的原则?这种“程序性正义”虽具有理想美感,但在现实中往往站不住脚,容易滑向形式主义的非正义——在强调规则的同时忽略了后果,甚至可能导致更大的伤害。

如果我们承认有终极的公义 ,那么这种公义显然只能来自超越人类的那一位——上帝。

从基督教神学来看,人类的正义始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甚至常常是伪装成公义的私欲与利益。

人们常以合法代表公义。然而,正如阿奎那所说,法有四层次: 永恒法( Eternal Law )、自然法( Natural Law )、人法( Human Law )、神法( Divine Law )。

人法只是众多层次中最低的一层,它并不必然代表公义。合法,不等于合理、合规,不等于正当。

从经济学角度看,“正义”或“公义”可被理解为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次优均衡,即在有限资源和制度约束下寻求的最优解。这也意味着所谓“正义”,往往是相对的、有层次的,甚至是阶段性的。

二、价值观决定正义的?场与结论

人间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正义,往往因所持的价值立场不同而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以抗战为例,如果我们以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大一统”为最高价值标准,那么自然“一寸江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就具有正义性——这是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正义之战。

但若换一种价值观,比如个人主义、 自由主义、效率优先或文明演化论 ,就会得出不同结论。

比如,有人说:如果那时接受和谈、划地求和,甚至接受日本的“统治”,今天中国人的生活可能早就像日本人一样富裕文明、秩序良好,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刘晓波同学更提出,“中国需要被殖民300年”,才能摆脱传统的落后。这种说法其实就是“汪精卫的升级版”,其本质是以个人主义、“结果主义”掩盖对据于“大一统”的正义与尊严观的否定。

作为学者,我们重要的不是站队,而是理解、尊重不同的想法和主张,同时更加敏于不同主张背后各方的价值观的设定。

三、正义也是“流动” 的,是现实博弈的产物

正义并非静态、单一、抽象的真理,而是常常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同“正当防卫”的边界会因动机、手段与后果而被重新评估。

一个村民受欺负而还击是正义,但若因此演变为全村人群起而攻,造成更多无辜伤亡,这种“正义”就可能不知不觉滑向了新的不正义。

很多战争,包括世界大战,就是从“看似正义的愤怒”出发,最终却酿成了更大的人类灾难。

四、今天的世界已经发生深刻变化

您谈中国抗战,是为了探讨俄乌战争的正义性,但是否可以简单类比?恐怕未必,因为今天的世界,乃是“老干部遇上了新问题”。

很多人援引《联合国宪章》作为判断战争合法性的标准。没错,它确是当代国际社会关于战争与和平最重要的法理依据。其精神承续自格劳秀斯以来的基督教法学传统,堪称基督教文明对人类制度理性的伟大贡献。

然而,历史进步从不是仅靠文本。

过去的世界之所以能从丛林迈向秩序,是因新教文明与保守主义的主导,特别是英美据于强大的实力对规则与道义的捍卫。然而,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已剧烈变化:核武扩散、地缘多极化、规则工具化;大国不守信,反而愈加擅于利用规则谋利;执行机制失灵,正义成了一种姿态,而非现实约束。

问:大国在 WTO 的框架中不守信怎么办?拥核国家耍流氓怎么办?谁来维持世界的正义底线?谁来保障世界不被“核平”?

捍卫世界秩序的美国自身正面临“文明的冲突”!一不留神,美国变欧洲,欧

洲变“绿洲”——当新教文明的太阳落山,二战后秩序也必将随之坍塌!

俄乌战争正是这一全球失序的缩影:联合国失能,安理会形同虚设,战争非法

性只是空洞的道德控诉。面对这种新的权力结构与战略博弈,过去那套“正义

叙事”已难以套用。

我们应当警惕的,正是这种“旧秩序遇上新挑战”所造成的制度真空。

当我们仍以过时的正义观来评判今日冲突,可能不仅看不清局势,反而会误判变局。

所以,真正的问题其实是“亨廷顿式的问题”:谁来主导未来世界?是基督文明的 3.0 升级?是穆斯林复兴?是红潮的扩张?还是重新回到“丛林”?这,才是仁人智士们需共同面对和深思的问题。

五、就事论事:汪精卫并非和平主义者,而是投降合作者

最终,要不要平反汪精卫,大家或许众说纷纭,但其实我们说了都不算,上帝

的末日审判才是公义。

就事论事,一个基本事实就是: 汪精卫的选择并非“珍惜人命”,而是主动与侵略者合作,协助日本建立伪政权,出卖国家主权。因此,他不是为了和平而妥协,而是以“和平”之名,行“投降”之实。他所提供的是政治上的“合法性包装”,对民族伤害更深。这样的行为,恐不能简单归结为“理性妥协”。

六 、我们真的懂得何为公义吗?

在一片公义的呼声中,容我以“《正义的对话:苏格拉底篇》”来讨论之。

1、《正义的对话:苏格拉底篇》

【人物设定】 苏格拉底(S):古希腊哲人,以“知无知”的智慧而著称,喜欢通过层层诘问揭示观念的虚妄与真理的复杂。

青年(Y):正义感强烈,认为“村里受欺负了,就该还击!”

【场景】 在雅典市郊的一棵橄榄树下,苏格拉底与青年坐在石头上交谈。

Y:苏格拉底,今天我要为正义而说话!如果别人欺负了我村的人,我们当然要团结起来,狠狠教训他!这是正义!

S:噢?我喜欢你这份激情。那么,让我来明白一点:你说的“欺负”,具体指什

么?

Y:比如,有人打了我们村一个小孩,我们当然不能坐视不理,要打回去!

S:很好。那么你说的“打回去”,是指打那个打人的人,还是打他所在的村庄?

Y:当然是他和他那群人。他们不懂道理,就得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S:我明白了。所以,如果有人用一根棍子打了你朋友的肩膀,你就应该用一根更粗的棍子打回他的头?

Y:(愣了一下)我们是为了出气,也是为了立威。

S:啊,原来正义就是“出气”和“立威”?

Y:不完全是,但……有点像。

S:那么,如果你“出气”之后,对方不服气,又打回来,你再打回去,于是两边越来越激烈,最后死了十几个人。你觉得,这还是正义吗?

Y:(迟疑)这……也许,是他们不肯服软?

S:所以你是说,正义不在行为,而在结果?若他们服软,你就是正义;他们反

击,你就是不正义?

Y:不是不是……我是说,我们是“受害者”,他们先动手。

S:受害者就一定是正义的吗?如果有人偷你东西,你追上去,一怒之下把他打

死,那你正义吗?

Y:(低头)可能不算。

S:那么,如果你因为村里被欺负,带人把对方村庄烧了,那你还在为“正义”吗?还是为“仇恨”?

Y:我……我不知道了。

S:正义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啊。我们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拥有它,但当我问“正义是什么”时,没有人能给我一个既合逻辑又能适用于所有人的答案。

Y:(沉默)

S:正义,是不是就像你说的那样,它只是“为我们这一边说话”?还是一种即便对敌人也必须施行的原则?

Y:那样太难了……

S:是的,正义从来都不容易,它不像怒火那么自然。正义要求我们在愤怒中克制,在混乱中思考,在最容易报复的时候选择不报复。所以正义,是一种对力量的节制。

Y:那我还能为我村的人讨回公道吗?

S:当然可以,但你要先知道:你要的是“公道”,还是“复仇”?你要的是“正义”,还是“胜利”?

Y:(久久不语)

S:当你能说清楚这之间的区别,你才可能接近真正的正义。

【画外音】 我们常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是正义,直到有人温柔地一问,我们才发

现,我们追求的可能只是情绪的合理化,而非真理的实现。

正义,从来不只是为自己这一方争一口气;它是一种克己、超越与节制的力量。真正的正义,不是喊出来的,而是思辨出来的。

哈哈,以上是关于“公义”构想的一段讨论。我想说的是,对于公义,我

自己唯一知道的就是我既不懂什么是“公义”,也肯定不代表公义。

接下来,请允许对于俄乌战争,再作进一步讨论。

2、《正义的战争? —— 苏格拉底评俄乌 》

【人物设定】 苏格拉底(S):古希腊哲人,以“知无知”的智慧而著称,喜欢通过层层诘问揭示观念的虚妄与真理的复杂。

大师(M):一位聪明且激情澎湃的学者,热衷于在公共事务中寻求“正义的立场”。

【场景】 俄乌战争的消息传到了雅典广场。众人议论纷纷,有人为乌克兰叫屈,有人为俄罗斯辩护。苏格拉底坐在柱廊下,轻声与大师交谈。

M:苏格拉底,听说俄国大军入侵乌克兰,这是一场明显的不正义之战,我们应当站在乌克兰一边!

S:你说它“不正义”,很好,我喜欢你关心世界,也关心正义。那么,我想请你告诉我:什么是“正义”?

M:正义就是保护弱者,反对侵略!乌克兰没有攻击别人,是俄罗斯先动的手。

S:那么,凡是先动手的,就都是不正义的吗?

M:当然。

S:那如果一个人见到敌人举刀欲杀他,先下手为强,是否也是不正义?

M:(迟疑)那种是自卫。

S:哦,那俄罗斯说它是为了自卫,因为北约东扩威胁到它的生存安全。你觉得它的担心成立吗?

M:那是借口,是帝国主义的扩张。

S:很好。那么请你告诉我,乌克兰是否有权自主决定加入哪个组织?

M:当然有,这是主权国家的权利。

S:那么若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被军事包围,它没有权利担忧自己的安全?

M:这……也许有一点。

S: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乌克兰在行使自己正义的权利时,威胁到了俄罗斯所认为的“正义”?

M:你是在为侵略找理由吗?

S:不,我只是问问题。因为每一场战争爆发前,都有一方说“我只是为了安全”,另一方说“我是被侵略”。你是否发现,每个人都说自己是正义的,而对方是不正义的?

M:(无言)

S:那么,正义,是否只是我们内心恐惧与利益的表达?或者说,正义,到底是在何处?是我们宣称它存在的地方,还是它所带来的后果中?

M:你是说……结果比动机更重要?

S:不,我是说,我们不能只听动机,更不能只看口号。我们必须看清:这场战争带来了什么?你看,那些死去的平民,是正义的祭品吗?那些因战争断粮的非洲人,是谁正义的副产品?那些逃亡的孩子、崩溃的家庭,是哪一方正义的荣耀?

M:(低头)

S:如果一个“正义”的战争,让千万人流离失所、经济崩塌、文明倒退——这真是正义吗?我再问你:如果这场战争最后导致核武器的使用,把半个地球变为废墟,那你是否还会说:“这值得,因为我们是正义的一方”?

M:……

S:你看,战争中的“正义”,往往是拿来给自己打气的;而真正的正义,也许不是让你胜利,而是让你少杀人、保住人。我并非说乌克兰不该抵抗,也不是说俄罗斯没有问题,而是提醒你:正义不是用来区分敌我的,而是用来限制自己的。正义不是鼓舞仇恨的旗帜,而是约束报复的绳索。

M:那我们该怎么办?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义之道?

S:回到人的价值上来。若你真信有正义,那你应当首先追问:我们这样做,会让人更自由吗?更尊严吗?更多人活下来吗?世界会因此更好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所喊的“正义”,只是你情绪的假名罢了。

画外音】 真正的正义,从来不是为我们这一方吶喊,而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仍愿克制自己不堕入复仇的深渊。

哈哈, 以上就是我的作业,以此回复贺兄。不对之处,敬请您的批评教正!

Date :

2 回复

  1. 赵晓博士说的以上的话,似乎头头是道,说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明,一切都是为川普洗地,为普京洗地,战争不能再打了,再打就死太多的人,小乌应该投降?它活该被欺负,它就应该妥协,为了和平不能继续打下去了?

    其中,文中说到,有人欲杀人,就先下手为强,把他人杀了。比喻说俄罗斯的侵略也是有理由的,是因为它受到北约的军事威胁,所以,就先下手了为强了。岂不知北约的存在就是为了遏制俄罗斯侵略扩张的,(北约是为华约而存在的)自从有了北约,俄罗斯才不那么侵略扩张了。
    那,按照赵老师的关于正义的说法该如何结束战争?乌克兰就应该妥协?就应该割地?

  2. 再者,打了三年了,确实是死了太多的无辜的人,那究竟是谁的责任?

    人间是没有绝对正义,真正的绝对的正义是在上帝那里,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问题该以何种方式结束俄乌战争才是最恰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