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原创

保守主义何以失去了哈佛?

首页 /

保守主义何以失去了哈佛?

作者:赵晓

一、当哈佛不再属于“真理”

1945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临行前,对国务卿马歇尔说:“我们必须搞清楚,为什么我们失去了中国。”

20世纪冷战期间,每当一国“红化”或亲苏,华盛顿智库就会启动一次反思:我们做错了什么?哪里漏掉了关键节点?敌人是怎么渗透的?我们还有多少机会补救?

但今天,当哈佛变成左派大本营,当耶鲁沦为身份神庙,当斯坦福沦为“道德清算所”时——美国保守主义仍很少反思:我们为什么失去了哈佛?

二、失去哈佛,不只是失去一所大学

要知道,哈佛不仅是学校,它曾是美国文明的灵魂建构者。

它是清教徒建校的“上帝之城”,以“荣耀基督与教会”为使命;

它培育出多位总统、最高法院大法官、思想巨匠;

它一度代表“真理的庄严”,是自由世界大学的典范。

可如今,它成了什么?

一个崇拜“归属感”胜于真理的情绪共同体;

一个由DEI官僚控制言论、聘任、课程的行政堡垒;

一个取消基督教祷告、改请印第安巫术登台的道德剧场。

哈佛的身体还在,但在灵魂上早已背叛了建校的信仰——而保守主义却没有能拦住它。

三、保守主义在干嘛?——“五大失守”

1. 失了文化的主权

保守派自二战后,热衷经济、军政、外交胜利,却将教育与媒体拱手让人。

他们相信了古典自由主义,以为不干预就是尊重自由,而大学也会自然保持“中立”,却不知:中立的校园,只是暂时未被占领的意识形态战场。

2. 失了价值的勇气

左派说“解构父权”,保守派选择沉默;

左派说“种族压迫”,保守派辩解“不是我”;

左派取消西方文明课,保守派只是觉得“可能确实有点过时”。

结果就是:他们在真理面前犹豫,在谬误面前退让,最终被驱赶到悬崖边。

3. 失了教育的布局

左派训练教授、设立学科、撰写教材、举办会议;

保守派呢?建高尔夫球场、投共和党选票、逃进私校。

思想没有护城河,校园没有城墙,孩子的世界观只好交给敌人塑造,最终让堕落的世界观颠覆世界。

4. 失了对青年的关怀

左派给青年提供的是放纵的激情、解构的使命、伤痕叙事以及“觉醒”的虚假快感;

保守派提供的是什么?背诵宪法?嘲笑进步派?空洞的“传统”?爱与智慧何在?

谁赢得了年轻人,谁就赢得了未来;这场仗,保守派输了不止整整一代人。

5. 失了属灵的中心

最根本的是:保守主义本是“守正(正道)主义”,不知不觉变成了“守旧主义”——没有复兴,没有圣灵的火焰,没有“因信称义”的大能。

它守着制度,却忘了制度要靠信仰与德性;它喊着自由,却忘了自由源自真理与敬畏。

哈佛堕落的那一刻,不是因为激进教授进来了,而是因为敬虔的基督徒不见了。

四、还能夺回哈佛吗?

哈佛及美国高校是否还能夺回,战斗已经打响,结果尚未可知。

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若不在每一个教室、书桌、讲台、播客、屏幕上重建信仰与真理的秩序,保守主义将失去的,不只是哈佛,而是整个文明。

五、结语:请记住我们所失去的,也请准备我们要建立的

未来的胜利,不靠愤怒,而靠建造;不靠回忆,而靠再生。

保守主义者不能只诅咒黑暗,而必须重新点燃讲堂的光。

下一代的哈佛,或许正诞生在美国保守主义者今日的悔改、呼召与行动之中。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