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答问:“‘唯独圣经’过于排斥了一些正确的声音吗?”
“赵晓私塾”ZM 同学:
赵老师好!现如今有一种思潮认为《圣经》里存在一些自相矛盾的问题,所以感觉“唯独圣经”过于排斥了一些正确的声音,因而对加尔文主义颇有微词。这似乎在重新肯定天主教的一些理念,认为基督教不应该过于排斥天主教。这的确令我深感困惑。赵老师,您怎么看?(随问题转贴一文)
赵晓:
ZM好!看到你发来的这张关于“五个唯独”的文章,你又提到有些思潮认为“唯独圣经”过于排斥正确的声音,甚至引发了对天主教的重新肯定。我得说,这确实是个好问题,也很值得一聊。不过,既然话题够“烧脑”,那咱们也不妨幽默一点儿,聊聊五个“唯独”背后的故事,顺便看看那篇文章在哪里拐了个弯。

一、唯独圣经:不要给菜刀加戏!
“五个唯独”中的“唯独圣经”,强调圣经是上帝的话,是我们信仰与生活唯一的最高权威。文章作者似乎误解了这个“唯独”,把它说成排斥了其他智慧的声音。咱们打个比方:
圣经就是菜刀,它是做饭时切菜的唯一主力,其他工具(历史、传统、理性)当然可以存在,但不能替代它,也不能凌驾于它之上!
天主教喜欢搞“三件套”:圣经+传统+教宗的解释权,最后结果是,传统和教宗抢了菜刀的活,甚至“大厨”(上帝)的话被埋没了。“唯独圣经”不等于无视传统和理性,而是确保一切要服从圣经,防止“人间烟火”盖过天上的光芒。马丁·路德当年振臂高呼“唯独圣经”,不是搞极端,而是救“菜刀”于水火啊!

二、唯独信心:别指望刷脸得救!
文章继续讨论了“唯独信心”,但似乎还是没抓住关键。天主教讲“信+功德=救恩”,你得攒够“人品值”,刷脸成功才能过关。但宗教改革坚持:得救这事儿,“刷自己的脸”没戏,刷基督的“脸”才行!
保罗在《罗马书》第3章第28节里说得很清楚:“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 信心就像一根空的吸管,救恩的活水是上帝白白给的,你喝下去就行了。但如果有人非要给吸管加上各种装饰(功德和努力),不仅吸不到救恩的水,还把事情搞复杂了。所以,得救是因着靠信基督,而不是因为信自己多有“操作能力”。
三、唯独恩典:上帝不签“合资合同”!
文章里提到“预备恩典”,试图把人类的自由意志和上帝的恩典扯成一桩“合资企业”。在天主教的理解里,就好比是上帝给点“启动资金”,人靠自己的努力继续完成救恩。然而,改革宗说:
救恩不是合资的,是上帝的“全资企业”,人类唯一的贡献是把自己搞砸了!
《以弗所书》第2章第8-9节告诉我们:“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如果救恩含有人类的一小部分努力,那恩典的“纯度”就降低了,这也违背了上帝的荣耀。

四、唯独基督:唯一的中保,不必“黄牛票”!
天主教搞“中间商”:圣徒代祷、玛利亚崇拜、祭司制度,似乎要通过“黄牛票”才能见到上帝。唯独基督打破了这一切:“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就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摩太前书》2:5)。
基督是唯一的通道,你信靠祂,就直达上帝的宝座,不需要额外的VIP门票。拜托,信仰这事儿,“黄牛党”早就被钉死在真理的十字架上了!
五、唯独上帝的荣耀:别抢C位!
唯独上帝的荣耀提醒我们:人得救、活出新生命,都是为了上帝的荣耀。天主教的功德观,让人很容易抢上帝的C位,说“看我多棒!” 改革宗则一再强调:一切荣耀归给上帝!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0章第31节说:“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 当你把荣耀给上帝的时候,反而发现自己活得更轻松、更有意义,因为上帝才是全剧的主角。

结论:回归信仰以及宗教改革的正道
亲爱的同学,那篇文章试图用某些概念模糊“五个唯独”的清晰立场,把宗教改革的神学描绘成“过于排他”。但“五个唯独”并不是为了树敌,而是为了保护福音的纯正,确保我们的信仰扎根于上帝的话语、基督的救恩和祂的恩典之中。
说到底,我们都是一群蒙恩的罪人,单靠基督,才得以站立。如果说天主教有一些声音值得我们欣赏,那也是在它顺服于圣经的地方。至于其他偏离真理的教义,咱们还是温和地“笑而不答”,然后坚定地说一句:“唯独基督,唯独恩典,唯独圣经!”
愿你在探索真理的路上,越走越轻松,越看越清晰!有问题,咱继续聊,毕竟,聊信仰,就跟聊美食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