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门

周斌:职场宣教

首页 /

周斌:职场宣教

作者:周斌

一、以斯贴记的启示

“History is His story”意思是“历史是祂的故事”,“His”的“H”大写,是指“上帝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历史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历史的教训。上帝才是历史的主宰,人不过是历史过程中的一片浪花,上帝是历史的创造,人类并不是。求神赐我们智慧和启示的灵,使我们真正认识耶稣基督,同时也求神赐我们智慧和启示,使我们能看懂过去发生的历史,并且也能拥有上帝的视角,能看透当今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情。基督徒不需要选边站,没有必要落入到意识形态的死角,我们也不需要贴任何的政治标签。我们唯一要做的是:站在基督真理的立场上,学习以上帝的眼光来看明白今天所发生的一切的事情。

《圣经》中有两卷书是用妇女的名字命名的,一卷是《以斯帖记》,另一卷是《路得记》,两者的婚姻则恰恰相反。《路得记》记载的是:一个摩押女子路得,与因饥荒从犹大伯利恒逃难到摩押的拿俄米的儿子结婚后,因爱她的婆婆拿俄米,并愿意以他们的神——耶和华,为她的神。在路得丈夫过世后,她陪伴婆婆回到犹大故乡伯利恒,神赐她新的丈夫波阿斯,生了儿子俄备得。后来,她成为大卫王的曾祖母,并且被记载在耶稣基督的家谱里。《以斯帖记》记录的是:一位犹太女子以斯贴,因被掳到异邦并嫁给外邦人亚哈随鲁王,得了王后的位分,并借机会拯救犹太人免于灭顶之灾。这两个女人都与犹太人的命运攸关,甚至影响全人类。她们不同的出生背景与境遇,却在敬畏神的生命与生活中,成为上帝救赎计划的关键人物,不知不觉中参与见证上帝奇妙的作为。

最近所发生的以色列和伊朗的战争与冲突,我们要用上帝的视角来看。《以斯贴记》6章12至13节:“末底改仍回到朝门;哈曼却忧忧闷闷地蒙着头,急忙回家去了,将所遇的一切事,详细说给他的妻细利斯和他的众朋友听。他的智慧人和他的妻细利斯对他说:‘你在末底改面前始而败落,他如果是犹大人,你必不能胜他,终必在他面前败落。’”哈曼的妻子一语道破天机:“他如果是犹大人,你必不能胜他。”虽然哈曼的妻子并不认识上帝,但是很奇妙,她却把这样一句伟大的话语捅了出来。今天,我们就需要从她的这个角度,从上帝的视角来明白神的真理,即犹太人是神的选民,上帝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永远不会废去。作为上帝的选民,在历史最关键的时刻,上帝不会不管,上帝永远会在关键的时刻插手。以色列的帮助从何来?有可能大家认为是从美国而来,但真正帮助以色列的是从创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

《以斯贴记》整卷书没有出现“耶和华” “神”“上帝”,但却处处隐藏神的作为。这卷书记载了很多其他人的名字,甚至七个太监的名字都记载出来,但为什么没有出现上帝的名字,神为什么在《以斯贴记》里隐藏祂的名字?上帝明明是背后的导演,但祂自己的名字却被隐藏起来,而这种特殊的记载是要启示当时被掳的以色列百姓,告诉他们神的手依然在人的国中掌权。虽然表面上他们已经被掳了,虽然表面上是外邦君王正在掌权,表面上我们看不见神的手,但神依然在做工。就如同当今我们所处的环境,要从上帝的视角看现象的本质:上帝依然在中国掌权,神州依然是神之州。很多的时候,神隐藏祂自己,我们以为神不爱我们了,以为神不管我们了。当神隐藏祂自己的时候,是让我们在信心里摸着祂,在信心里认识祂,哪怕是在最黑暗的时候,恰恰是上帝做工的季节,每一个冬季都是为春天所预备。

《以斯帖记》6章第1节:“那夜王睡不着觉,就吩咐人取历史来,念给他听。”难道是巧合吗?那个晚上国王刚好睡不着觉了,而那个晚上却是世界要翻转的最关键的一个晚上。恰恰就在那一晚,他失眠了,很奇怪的是他请人去取历史来念给他听(“历史”在原文里面是指“国家的档案”),难道又是巧合吗?当他打开历史档案的时候,竟然发现曾经有一个人救了他一命,那人就是末底改。故事就从这个地方开始翻转,在最关键的时候是谁让国王睡不着觉了?是上帝。虽然《以斯贴记》没有出现“上帝”这个词,但我们可以百分之百的从《圣经》的背后知道,那一夜是上帝做了奇妙的工。在希伯来原文中“那夜王睡不着觉”意思是“那夜国王的睡眠被飞走了”。是被谁飞走了?虽然没出现“上帝”一词,但就是在暗中宣告和启示,让被掳的百姓知道,虽然是被掳了,但是神在关键时刻让这个人睡不着觉,并重新把整个世界翻转过来。在最关键的时刻,在以色列百姓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上帝出手了,翻转了剧情,把哈曼挂在了木架上,末底改却成为了宰相。同样,今天以色列国面临核武灭顶之灾的时候,上帝不可能不管,以色列和伊朗的战争就是哈曼故事的重新翻版。

《以斯贴记》4章14节:“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了现今的机会吗?”当神在暗中动工的时候,他也通过末底改,用这样的使命唤醒王后以斯贴配合上帝的做工。以斯贴在关键的时刻,需要挺身而出,需要到国王的面前去讲这件事情,这是末底改对以斯贴的挑战。如果以斯帖不愿挺身而出,上帝会另有办法,但是《圣经》说“你却要遭殃了”。以斯贴因着她的美貌,在波斯众多的美女中被选为王后,而这样一个特别的位分,恰恰成为被神所要使用的机会。这句话非常的宝贵,对今天的我们非常有意义。我们也处在一个特殊的年代,上帝赐给各人不同的位分:有的是大学老师,有的是企业老板,有的是会计师,有的是律师、厨师等等。可能有人说,我没有什么可夸耀的位分,但作为基督徒不管在世界上是何位分,我们都有一个不可忘却的位分——君尊的祭司,这是神赐给我们每一个基督徒的位分,再加上神所赋予我们在世界的不同位分,这乃是在现今的社会、时代要成为侍奉祂的机会。从“人人皆祭司”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挑战、机会,也看到了祭司的出路。人人皆祭司,不可能停留在教会里,教会里不需要那么多的祭司,而是每一位在职场上的基督徒都要成为祭司,成为上帝的真正祭司。每一份职业的背后隐含着上帝的使命,每一份地上的位份都被赋予未来事奉的机会。在教会里,做传道人的比例只有3%左右,能接触到的人群是非常有限的,而其他97%的弟兄姐妹却分散在各行各业,可以接触到许许多多的羊群。所以,期待每一位弟兄姐妹在你的职场上成为一盏明灯,彰显基督生命的影响力。和尚都已经下山了,我们基督徒也不能再呆在山上,上山就是为了下山,在山上亲近神,在山下侍奉神。

二、更新职场的观念

基督徒对职场的认识与理解,有三个非常严重的错误的观念,特别是在早期的家庭教会中流传。

1.工作是咒诅吗?

有位曾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当老师的姐妹,她在团契分享时说:做老师就是咒诅,并且说她在祷告时神感动她要从学校出来不要再做老师了。在80年代,没有一个正常的工作,是很难生活下去的。这位姐妹在离职之后,也没再找到一份工作,生活困难可想而知。这位姐妹就是因为对职场的错误观念,导致后面的人生一塌糊涂。

为什么有些基督徒把工作是看作是咒诅?因为他们只片面地看到这些的经文:《创世记》3章17至19节:“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当亚当夏娃犯罪之后,工作确实成了一种惩罚性的劳动改造,工作好像是对犯罪百姓的惩罚,但这是在旧约的时代,今天在新约恩典的时代中,耶稣基督对工作的观念已经全面更新,恢复到起初伊甸园里没有犯罪之前与神同在的敬拜状态。《创世记》2章15节:“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工作不再是惩罚,基督徒工作就是修理、看守、治理、管理,工作是天职,而不再是咒诅的记号。基督徒在恩典时代,耶稣基督已经完全地扭转,把我们带回亚当没有犯罪之前的状态里了。《新约》中还有很多的经文都分享到“人若不工作就不要吃饭”“做工的得工价”等,都告诉我们,基督徒需要好好地工作,不要再把工作当作是咒诅。

最早使用“职业”一词,乃是马丁·路德,他提出了基督徒的任何职业都是呼召,都是敬拜上帝的一种方式。当这个真理被释放出来之后,职场的观念从天主教错误的认识中走了出来,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从而扭转了西方落曾经后于东方中华文明的历史,成为全球文明的领跑者。

2.工作是贪爱世界吗?

不少基督徒认为工作就是贪爱世界,认为世界属于魔鬼的。工作属于世界的,基督徒不要贪爱世界,所以基督徒职场不必进取、敬业与忠诚。是这样吗?没错,我们不属这世界,但耶稣还说“要把我们差到这个世界”, 《马太福音》28章19节:“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 “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马太福音》10:16)差我们到狼群里去,使羊文化影响狼文化。如果羊不进到狼群,我们怎么来改变世界呢?不是羊跟羊在一起,就不管狼了,基督徒需要进到狼群里去。《约翰福音》17章18节:“你怎样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上帝把耶稣基督差到世上来拯救我们,照样我们也被差到世界上传扬福音,把光带到这个世界。

华人教会长期以来受神秘主义的影响多过宗教改革的影响,我们的属灵观是片面的、狭隘的,是不平衡的属灵观。我们以为只有教会是圣洁的,世界是不圣洁的,教会的围墙成为划分圣、俗的三八线。以为只有在教会服事才是圣洁,教会以外的都是追求世界,都是埃及,都是不属灵的。导致华人基督徒在世界上没有见证,在工作上没有成就,在学习上没有长进。有些基督徒说,我不想在工作上努力和进取,怕掉入世界,这个说法好像很属灵,但这种说法绝对是错误的。除非你有全职侍奉的呼召,除非你很清楚地领受到,你将来要做传道人,否则,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要进入职场,不能躺平,要在职场好好工作,努力进取,做好本职工作,提升职业能力。这不是追求世界,这跟世界没有必然的联系,三百六十行,行行见证神。那些在职场工作,在商场经商的弟兄姐妹,就是神工作的延伸。

在以色列被掳的时代,百姓被迫进入外邦世界,出现一个奇妙的现象:神的儿女在外邦世界都非常蒙神祝福,并且很多的百姓都在非常重要的岗位,有约瑟的见证、但以理的见证、末底改的见证、尼希米的见证等等。这些神的儿女被掳进到外邦,好像今天我们进入世界,进入职场一样的道理。当然那个年代不叫“职场”,但他们在神的祝福之下,在外邦的国度里却成为佼佼者,影响了当时的每一个国家。我们现在进入职场,就如同约瑟进入埃及、但以理进入巴比伦。职场是牧师、传道人很少有机会去的地方,但是但以理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当时先知的影响力。尼布甲尼撒、伯沙撒王等外邦的君王不得不向上帝低头,是谁影响他们?是但以理。尼希米担任酒政,影响了国王,同意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以斯贴成了外邦王的王后,这特殊的身份却成功地拯救以色列民族免于灭顶之灾。

每一份职业的背后都蕴含着上帝的使命,每一份地上的位份都被赋予未来的机会。基督徒要学习从本分工作里透视到上帝的安排,要学习把每一个职场当作侍奉上帝的机会。不要埋怨你的老板,不要埋怨你的工作,要求神帮助我们,要用神的眼光来看你的职场,你的心态就不一样。“‘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14-16)你在哪里上班,哪里就是你的灯台,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要放在灯台上。

我曾在上海工作9年,记得有一次党委扩大会上,党委书记说:“我们的党员同志们要向咱们单位的基督徒某某学习,他在工作岗位上从来不计较,也不争取奖金,也不谈任何的条件,总是早上第一个到,在办公室扫地、擦桌子。”在这9年的工作中,当时办公室近一半的同事都成为基督徒,甚至在我离开中国后,他们中间有些弟兄姊妹成为了传道人,在中国侍奉主,带领教会,继续传福音,他们都非常的爱主。所以,职场就是你宣教的地方,职场也是你侍奉的场所。

今年我特地去了趟澳门,那里有一个坟墓,我要在那边祷告。是谁的坟墓值得我们中国的基督徒要去祷告呢?墓地有什么好看呢?我们不仅是去看墓地,还要祷告,求感动他的灵,也加倍地感动我们华人,这是谁呢?他就是第一位来中国的新教宣教士马礼逊。西方的宣教士已经躺下去,我们中国的宣教士要站起来,要接下宣教的棒继续往下传承。当今是我们华人的时代,宣教是华人不能再缺席的时代。

如今我们怎么宣教呢?我们没办法大量地到海外去宣教,也没办法大张旗鼓地在社会上宣教,但是我们可以在职场上暗暗地宣教。马礼逊当时在中国宣教的时候,他没办法进入中国国土大张旗鼓地传福音,他只能加入英国东印度公司做翻译,透过他在职场上的位分来侍奉上帝。可见,来华第一位新教宣教士一开始也是在职场宣教。

来华的伟大的宣教士很多,我们华人不能忘记,其中有3位是代表: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人,30岁来中国,在中国宣教27年,享年57岁;马礼逊(1782-1834年)英国人,25岁来中国,在中国宣教27年,享年52岁;戴德森(1832-1905)英国人,22岁来中国,在中国宣教51年,享年73岁,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最尊敬的一位宣教士。利玛窦已经离开,马礼逊也已经躺下,戴德森的墓也在镇江,今天,该轮到我们华人站起来宣教了,还福音的债。

3.工作是为法老王烧砖吗?

有些基督徒认为每天上班是为“五斗米折腰”,或者是去“替法老烧砖”,所以,基督徒在工作上打混、打酱油,不求上进。《歌罗西书》3章22至23节:“你们做仆人的,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侍奉,像是讨人的喜欢,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无论你在哪里工作都要从心里面做,不是单单为老板做,不是单单为国家做,为政府做,乃是为上帝所做的;不是给人看的,是做在上帝面前的。我们对待职场的态度要更新,我们对待老板的态度要改变,我们要悔改。如果认为上班是在为“法老王烧砖”,说明我们的观念是还停留在埃及,我们还没有出埃及。在迦南美地工作不是为法老,乃是为主耶稣。虽然是在为老板打工,却是为基督做工,为上帝的国度添砖加瓦。

去年参加我们母堂70周年庆典,一位弟兄送给我一本书,说:“这本书是我爸爸的见证。”我才知道台湾永光集团原来是他父亲创建的,这位父亲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他就在职场、商场上侍奉神,虽然是经营公司,虽然是在赚钱,但是他都是看为为上帝而做。永光集团以《圣经》所启示的真理——爱心,做为企业经营的最高哲理。几年前其父亲把公司传承给了他,他很低调的说:“我的公司就是上帝的公司,是国度的企业,我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为上帝而赚。”这位弟兄奉献了很多钱给不同的基督教团体和慈善机构,还支助一些贫困家庭。他在教会默默地做着很平凡的服侍工作,并不是在台上。他负责接送海外来的牧师、传道人,这次也是他开车接送我们,就好像是我们的仆人,但他却是一个大老板。这位弟兄的心态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在职场、商场上就是在侍奉神。

三、职场的宣教

在二十世纪,西方国家提出一个宣教的口号“From west to Rest”意思是“从西方到万方”,指由西方来主导整个宣教到其他的国家。进入到21世纪,如今与一百年前的观念已经变了,整个宣教的方法和策略已经改变为“From each nation to all nations”,即“从各方到万方”,指不再像过去那样“从西方到万方”,如从西方到中国、从西方到非洲,从西方到南美洲等等,现在是从每一个地方到每一个地方,从每一个人到每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中央型的,从上到下,而是遍地开花。从每个地方到每个地方是当今宣教的一个策略,也就是说每一个基督徒,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要参与在整个宣教的里面。既要在本地宣教,又要到外地宣教;既要在本民族宣教,又要到外民族宣教。

新约时代,“祭司”的定义范围已经变了,所以祭司侍奉的范围也要改变。“人人皆祭司”说出了职场基督徒的使命。基督徒每一份职业的背后隐藏着上帝的使命,每一份地上的位份都被赋予未来的机会。基督徒要学习从本分工作里透视到上帝的安排,要学习把每个职场当作是侍奉上帝的机会。基督徒要好好在职场上发挥功能,任何一份正当的职业,在上帝的手中都可以成为荣耀神的机会。

神在末后的时代要用两种人:一是中国人,一是平信徒,合起来就是要用中国的平信徒,那就是我们每一个弟兄姐妹,神要使用我们每一个人。你不是做宣教士,就是做宣教的事;你不必做传道人,但要做传道的人。宣教就在你的职场,在你工作的地方,在你住的地方,在你影响到的地方,你在哪里,宣教就在哪里。我们分布在中国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地区,求主帮助我们兴起,一起来传福音,一起来建立小组,一起来做神的工。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就是在做宣教的事,你就是无名的宣教士,你虽然没有被按立为传道人,但你就是在做传道的人。无论得时不得时,我们都要传道,无论外面的环境怎么样,我们都要来做宣教的事,我们都要来传扬福音,人们需要主。你的一生若不被神所用,就基本没用。我们在职场并不是在侍奉法老王,我们在职场上就是在侍奉神。愿你的一生都能够被神所用,让我们的一生都能在神的手中,蒙神的记念。

但愿每一个弟兄姐妹今年都能够带至少带一个人信耶稣。如果全中国每一个基督徒,每一年带一个人信主,中国很快就会被基督化了。我们要兴起,每一个弟兄姐妹都来传福音,每一个基督徒就在自己的身边传福音,在朋友中间、亲戚中间传福音,向你的老板、向你的学生传福音。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你不要害怕,只管传,信不信是上帝的事情,圣灵会动工。

我们若不传福音,便有祸了。愿神使用我们,在职场上宣教,让我们一起来还福音的债。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暂无内容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