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职的呼召:向着标杆直跑
作者:雪薇

一、俄乌战争观察
如何在职场上活出神的荣耀、活出神的心意是每一个基督徒都需要学习的功课。世界发生的各种事都和职场有关系,比如俄乌战争和谈判之事,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职场和人生经验来观察或分析。我是一个国际法的律师,所以,我会从自己的职场观察,我脑子里想到的是俄乌战争过程中他们有没有谈判?有没有签订有关的条约或协议,因为国和国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取决于他们之间的条约或协议。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就像剥洋葱一样,很多相关问题慢慢地被剥开。
1.无视先例,美俄协议未果
2021年12月15日,普京曾经提出和美国与欧洲之间签订安全协议(说明普京在入侵乌克兰之前,想要与美国达成协议),美国政府研究这个安全协议的过程中,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夫瑞·沙斯(Jeffrey Sachs)打电话给在白宫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建议美俄谈判的主要谈判目标应该是避免战争。
沙斯:“不要把北约东扩到乌克兰。”
沙利文:“北约不会东扩到乌克兰的。”
沙斯:“要公开说(Say it publicly)。 ”(意思要作出公开承诺,才能够保证不会发生战争。)
沙利文:“不不,我们不会公开说的。”(精明人未必有大局观,不想履行义务,所以不作公开承诺。)
沙斯:“不签安全协议难道你要发生战争吗?”
沙利文:“不要担心,不会发生战争的。”
结果,美俄协议没签成,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的军队入侵了乌克兰,战争正式开始,直到今天。
沙斯教授批评美国政府:“他们不聪明,他们采用不合作的博弈论(零和游戏),不考虑别人的观点,只考虑自己的策略,不知道自己也可能并不聪明(not bright),这也不是正常的谈判理论。”“正常的谈判理论”就是双方都要妥协,都要考虑对方的需求。
假如,沙利文听进去了沙斯教授的建议,美国作出了北约不进入乌克兰的承诺,普京拿到了安全保障,俄乌战争可能根本不会发生,百万以上(两国士兵)的生命也不至于死亡。
是什么阻挡了沙利文等人没有听从沙斯教授的建议呢?可能是疏忽大意、不重视历史教训、自以为义、自以为是、缺乏判断力(谋略),也可能是因为20世纪国际法理论中重视权利轻视责任的倾向。
记得我在WTO做案子的时候,律师常常问自己的一句话就是:What can be done better?意思是: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案?如果有的话,这个方案就不算最好的,需要继续考虑更好的方案。
沙斯说:“有良心的学者,要说真话,促使政府做正确的选择——签订安全协议公开声明北约不会东扩进入到俄罗斯的邻国乌克兰,防范可能的战争风险。”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沙斯为什么评估“北约东扩到乌克兰会有战争风险”?追溯历史先例,1962年,古巴的卡斯特罗政府上台推翻了亲美的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与苏联关系密切。当时美苏对抗,北约(1949年建立)和华约(1955年建立,1991年解体)是双方分别建立的军事同盟,彼此为敌。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对苏联构成威胁;苏联在1962年7月秘密将进攻性导弹运进古巴。美国总统肯尼迪公开宣布古巴导弹危机并对古巴进行海上封锁,后美苏双方进行了若干天紧张的秘密和公开的谈判之后,美国撤回了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导弹,苏联撤回了在古巴的导弹。美国不能容忍苏联将导弹部署在自己的邻国古巴。同理,俄罗斯必然也不能容忍北约部署导弹在其邻国乌克兰的领土上。这在法律上叫“对等待遇”,有先例可循。
今天发生同样的事情,要不要援引先例?什么是公平?公平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当北约忘了这段历史的时候,普京就觉得他自己有理,你们这么不公平,所以俄罗斯就去攻打乌克兰。
沙利文无视沙斯的建议,布林肯2024年1月份甚至和俄外长表态:北约有权把导弹部署在乌克兰的任何地方。北约奉行“Open door policy”,意思是北约的大门是敞开的,只要符合条件,谁申请都可以加入。美国国务卿贝克1991年曾经口头承诺北约不东扩一寸,但实际上1994年这个政策就改了。当然你可以说口头承诺不算条约,可是1962年解决古巴导弹危机的先例已经变成了一个规则了,英美法实行的都是判例法,核心就是“遵循先例”。美无视先例、无视俄国的合理要求,同样俄也无视北约和邻国的的需求。
俄罗斯因发起的谈判失败,所以,2022年2月24日便入侵乌克兰,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作为下一次谈判的筹码。
如果沙斯教授的建议被采纳,美俄协议很可能已经达成了,俄国根本没必要侵入乌克兰。不遵循先例,拍脑袋决策,不尊重专家和知识的作用,美国最终做出错误的决策。

2.伊斯坦布尔协议
俄国入侵乌克兰7天,俄国就提出来和谈。在土耳其秘密和谈,由中美俄英法共同担保,达成伊斯坦布尔协议,主要内容是乌克兰保证保持中立(北约不东扩到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因为俄罗斯在2014年就攻占了克里米亚,而且克里米亚已经成为其重要出海口),在此条件下俄国撤出乌克兰领土乌东二州。乌克兰谈判小组负责人已经草签了该协议,但拜登政府建议乌克兰不要接受伊斯坦布尔协议,泽连斯基就没有接受该协议,所以俄乌战争持续了3年之久。如果当时乌克兰接受了伊斯坦布尔协议,也会挽救百万士兵的生命,因为当时战争刚刚开始7天。
小罗伯特·肯尼迪作证说:“拜登政府建议泽连斯基不接受此协议的真实原因是,美国政府的1700亿战争援助都进入了大军火商的账户,这些公司生产武器提供给乌克兰,但其中有不少政客和军火商勾结的腐败生意。”
国家政策的制定,究竟是以国际关系的公平正义为目标,还是以谋求自己国家、个人甚至政客的私利为目标呢?正如《圣经》所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这些都是职场人做的事。参与决策的官员们以军火生意赚钱为第一,超过了保护两国人民生命的价值,人心腐败、没有信仰导致自私自利的决策。如果美国当时帮助双方实施伊斯坦布尔协议,战争仅仅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错误决策付出惨重的代价。

3.明斯克协议
2014年2月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新政府上台导致俄乌关系恶化。3月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乌东顿涅兹克和卢甘斯克的亲俄武装与乌克兰政府军冲突(这属于干涉乌克兰内政),爆发顿巴斯战争。(美国比俄要节制:美国也曾支持反卡斯特罗起义,但失败了,即使发现了苏联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美国也没有因此进入古巴领土)。
2014年9月5日在法、德、欧安组织(OSCE)斡旋下,俄乌与乌东武装组织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订了《明斯克协议1》,但没有完全遵守;2015年1月,法德斡旋下,俄乌达成了《明斯克协议2》,其停火条款2月15日生效。乌克兰承诺进行宪法改革承认顿巴斯地区特殊地位,并在乌克兰法律框架下进行地方选举。选举后,才能恢复乌克兰对俄乌边境的控制(俄撤军,乌克兰边境一直都有俄罗斯的驻军)。但是,因为乌克兰宪法改革法案未能在议会通过,双方就先地方选举还是先交还边界控制权(俄撤军)有纷争。加上2021年底,普京与美国谈判安全协议失败。于是,2022年2月,俄国大规模正式入侵乌克兰进行“特别军事行动”,理由是为了“保护顿巴斯”与“去纳粹化”。
反思:如果俄罗斯不进入乌克兰,继续与美乌进行谈判,援引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先例,坚持要求乌克兰中立的合法性(如古巴军事中立),是否就没有俄乌战争了呢?如果谈判成功,乌克兰军事中立以后,就没有别的国家可以在乌驻军了,这样的话,无论乌克兰是什么颜色的政府对俄罗斯都不能构成安全威慑。为何美国没有答应乌克兰军事中立?那些幕僚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似乎双方的谈判团队都没抓住核心问题,而普京的侵略行动构成犯罪。

4.普京的侵略行动构成犯罪
为什么说普京的侵略行动构成犯罪?要从国际法学理上来看。瑞士国际法学者Emerich von Vattel(1714-1767)说:“国家以良心来遵守自然法的规则(例如不可杀人),除非他们明确地同意将这些自然法的规则视为实在法规则的一部分。”《联合国宪章》就是国家明确同意将禁止侵略视为实在法规则的一部分。
意思是说原来遵守规则是靠良心,有良心的会遵守,如果没有良心的可能就不会遵守,但是如果把自然法的规则写在实在法(条约)上面了,双方都已经承诺要遵守,就必须得遵守。二战以后为什么要制定《联合国宪章》?因为大家不相信靠良心能守法,历史也证明了靠良心守不住,无论你宣称是新教徒、天主教徒还是东正教徒。既然人心不可靠,那么就要制定条约。所以联合国明确地把禁止侵略视为实在法规则的一部分,写在《联合宪章》第2.4条,所有成员国都必须遵守,如果不遵守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在同样的危机情况下,1962年肯尼迪总统为何没有进入古巴?2022年普京总统为何进入了乌克兰?可能肯尼迪总统内心想:我们美国承诺了要遵守《联合国宪章》,所以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侵略。因为国际法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拉丁语叫“Pacta sunt servanda.”意思是:条约必须被遵守。肯尼迪总统是有守条约意识的人。而普京总统认为,既然你们不遵守先例,就乌克兰问题达不成协议,你们不讲理,我也不讲理,我才不管什么《联合国宪章》,我就入侵乌克兰。所以,他们之间是内心想遵守还是不想遵守法律义务规则之分别。由此可见他们谁是保守主义,谁是自由主义呢?
犹太裔国际法教授Pro.Peter Malanczuk在他的著作中写到:“鼓励国家重视权利忽视义务的智识氛围,是一剂必会带来失序的药方。”意思是说权利和义务在国际法上都应该被重视,如果一个国家谈判中只强调权利,忽视义务和责任,就必然会带来国际秩序的失序。这就是自由主义的危险。

普京武力侵入乌克兰,本质上是为了抵抗北约东扩,防止北约在乌克兰放导弹,对俄罗斯构成威胁。虽然普京是在2021年底和美国直接谈判失败,才大规模入侵乌克兰,但是他还是违反《联合国宪章》第2.4条,也违反了《布达佩斯协议》中乌克兰放弃核武、美英俄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承诺。所以,国际刑事法院(ICC)对普京发出通缉令,指出他涉嫌战争罪。
上帝如何对待背信弃义,不履行条约破坏自然法的领导人呢?他靠什么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心?总之我们相信每个领袖都不仅要为人民,还要对掌管他们生命的上帝负责任。《列王纪上》11章,当所罗门王违反了律法,为自己多娶嫔妃,并随她们拜外邦神时,上帝兴起敌对的外邦——以东和亚兰——与他作对,又兴起内部一位大臣耶罗波安,在所罗门儿子作王时分裂了他的国家。这些都是上帝用来管理国王的手段,国家不是只有地上的君王治理,也有上帝在上面掌权,祂可以使用全世界祂所造的人或国家,所以国际关系也可以反映上帝的掌权和治理。
所罗门王违反了神定的律法,神才兴起这些国或人跟他作对,《申命记》里有规定:违反律法的必受咒诅。如果普京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常首先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和十诫“不可杀人”的自然法,引起了这场战争,他必然要对法律、对上帝负责任,受到当受的惩罚,只不过不一定是通过川普罢了。就如上帝给所罗门的惩罚是通过不同的方面,既有外患又有内忧。
大卫骄傲数点人数宣示兵强马壮,被神处罚了,耶和华神降瘟疫,死了7万人(撒上24章)。大卫也经常打仗,那时没有国家之间的条约。而且上帝已将迦南地明确应许给犹太人,并且大卫常常求问神:“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吗?你将他们交在我手里吗?”(撒下5:19,代上14:10,代上22:17)大卫在打仗上非常谦卑、完全依靠神,有的时候大卫打的是自卫战(撒上30:23)。可见,没有神的许可大卫不会侵略别国,这是他跟普京不一样的地方。

2023年3月17 日国际刑事法院(ICC)对普京发出通缉令,指他涉嫌战争罪,违反《联合国宪章》。如果他到英国旅行(法德也一样),按照英国法可以把他引渡交给ICC. 因为英国法上曾经有一个判例:智利前元首皮诺切特在英国手术治疗,西班牙法院指控他(在任期间)涉嫌酷刑、强迫失踪和谋杀罪(其中有西班牙裔的受害人),请求英国引渡他。英国上议院法官1999年裁定:对于反人类罪行,国家元首没有豁免权,可以引渡。但后因健康原因他被送回本国追责,本国法院剥夺了他的总统头衔以及相关待遇。但中美都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缔约国,不受引渡义务的约束,国家元首豁免权高于反人类罪。普京的危险要看他去哪个国家,如果去英、法、德就有被引渡的风险。
反思:普金不入侵乌克兰,就不会有战争罪通缉令,每个人,包括国家元首,都要为自己的职务行为负法律责任。法治大于人治的社会,对于约束领导人的任意妄为是有威慑力的。这也警醒领导人不可任意侵略别国。
5.希望俄乌实现和平
庆幸的是川普政府改变了策略,他作为总统愿意承担责任,在俄乌之间进行调解和斡旋,促成双方达成和平安全协议。希望能达成伊斯坦布尔协议为基础的安全协议,实现和平,止息战争对生命的损害。但是战后,也必须有国际社会第三方来介入,监督保证双方之间协议的执行、和平与安全的实现。美国与双方进行经济合作, 欧洲参与维持和平、维护中立、保证协议的执行,都是必要的保障。
反思俄乌战争的前因后果,和美俄安全协议、明斯克协议、伊斯坦布尔协议谈判过程的波折,以上仅仅是从国际法专业谈判者的角度来分析,哪些工作本来可以作更好的选择,有更好的救命结果。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的职场工作做到最好,上帝就可以使用我们对社会做很大的贡献。

二、天职的呼召
作为基督徒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职场工作?如何在职场工作中荣耀神?
1.基督徒是神呼召出来的一群人
《新约》是用希腊文写的,“教会”在希腊原文中的意思是:神呼召出来的一群人,要建立基督的身体,学习《圣经》话语,遵行神的旨意,但是“呼召的多,选上的少”,耶稣对门徒说的话(神的福音)传给很多人听,真正信的人是那些被拣选的人,不是所有听过福音的人都信了。
在新教改革的时候,马丁·路德引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是:“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书》2:9)
这里的“你们”,并没有区分是牧师、传道人还是平信徒,而是所有的被神拣选的人,所以马丁·路德说“人人皆祭司”,有像卫斯理和司布真这样的有牧师身份的祭司,也有像洛克和欧文这样的有学者身份的祭司,每个基督徒的职责不同,但都是神所使用的“君尊的祭司”。
旧约时代,祭司的职责是献祭和教导百姓读《圣经》,以斯拉大祭司每年都要在圣殿带领百姓把摩西五经通读一遍,牢记律法、牢记历史、牢记神在历史中的教导和作为,让犹太人把神的教导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国家的治理当中。
新约时代,新教改革以前天主教规定只有教士有牧养的职分,1517年新教改革以后,马丁·路德提倡“人人皆祭司”的原则:所有信徒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信徒在信仰上是平等的,都可以研读《圣经》、祷告灵修、服侍上帝;《圣经》是基督徒唯一的权威(不是教会的教条或者教宗的解释)。
因此,信徒即是广义上的祭司(都有传福音的大使命),就不需要等待别人替你读《圣经》,而是自己必须读经、认识神、认识真理,唯有如此,才能好好把握完整的真理体系,应用在自己职场的工作上。

2.基督徒能从政吗?
基督徒能从政吗?在新教改革以后,为了向日耳曼的皇帝查理五世解释新教的信仰是怎么回事,马丁·路德和他的好友梅兰希通经过密切讨论,最后由梅兰希通执笔,1530年写了《奥斯堡信条》提交给皇帝查理五世。其中第十六条是论信徒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论到信徒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我们教会教导人:凡国家社会美好的制度都是上帝美好的工作;基督徒作官、司法、照国律以及其他有效法律治理政事、按律科罪、作正义之战、从军、订合法的契约合同、置产、在官府吩咐时起誓以及嫁娶,无不可行。”可见,信徒在任何职场都是为社会做贡献。
“我们教会弃绝重洗派,他们拒绝基督徒从政,我们又弃绝凡不以福音的完全乃在于敬畏上帝与信仰,却在乎弃绝国家社会各种职务的人,他们如此行是错认福音所传的仅是属于心灵永远的义。”意思说重洗派不许基督徒从政,又不让基督徒参加社会各种职务,他们错认为信仰只是个心灵的事、主观的事,不是在行为上要做出来的事情,这是错误的。信仰是心灵和言行都要有的,既要有在思想上对神的认识,又要在行动上、生活上和职场上的活出来。
“其实福音并不否认政府与家庭,反倒切切命令我们加以保存和维持,当作上帝自己的律例。并在这些律例之上行之以爱,所以基督徒必须顺从他们的政府和法律,但他们若吩咐我们犯罪,我们就当顺从上帝过于顺从人(参《使徒行传》5:29)。”
《奥斯堡信条》打开了基督徒职场禁区:第一,基督徒可以从政,拒绝从政才是错误的,是没有《圣经》依据的;第二,基督徒要顺从政府与法律,但是若他们吩咐我们犯罪,我们就不能顺从,要顺从上帝。比如中国的计划生育堕胎政策、美国的同性恋合法化政策等要求,都是犯罪,要顺从上帝而反对这些犯罪的政策。既然我们是国家社会的成员,教会谈论这些事也是合理合法的。教会要按照《圣经》教导信徒如何在社会、在职场做一个合神心意的信徒。

3.守住呼召的身份
神呼召教会出来成为一个组织,但是每一个基督徒又在各自的职场上生活,所以基督徒要守住呼召的身份(职业),守住神的安排与命定不从世界的风俗。《哥林多前书》7章20到24节:“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仍要守住这身份。你是作奴仆蒙召的吗?不要因此忧虑。若能以自由,就求自由更好。因为作奴仆蒙召于主的,就是主所释放的人;作自由之人蒙召的,就是基督的奴仆。你们是重价买来的,不要作人的奴仆。弟兄们,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仍要在神面前守住这身份。”
基督徒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位,有的是奴隶,有的是奴隶主,有的是做这工作,有的是做那工作,但是都没有关系,上帝说信基督就是自由人了。即使奴隶的身份没变,但在基督里生命是一个自由的人。守住自己的身份,没有人可以歧视任何人的职业,社会需要不同的职业,才能够服务所有的人。所以,基督徒应当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安心作工,职业不分高低,要满足于现状,以感恩的心态做好本职工作,直到神引领你有所改变。
有的时候,上帝会带领你改变原来的职业,去做跨学科、跨专业的工作,例如:我以前是学工程的,研究生毕业后我做翻译,后来上帝引领我到荷兰学国际法,然后又做国际贸易法的工作。学国际法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加入WTO,当时我想中国肯定不能加入WTO,我写关于WTO的论文有什么用呢?但是WTO的规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经济贸易发展规则,可能会对我们国家另立经济贸易方面的法律有帮助和借鉴,这就是我学国际贸易法的目的。我当时没有预见中国能加入WTO,人的视野是非常短浅的,没有神的视野长远。但是我满足于自己手里所做的工,不管怎样,我兢兢业业地把这篇论文写好。1999年1月份我回国,3月份领导找到我,说现在要加紧WTO谈判了,整个法制办只有我一个人知道WTO是怎么回事,因为我写了这篇我认为非常没用的论文。所以要满足于现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帝一定会使你发挥作用的。
但是,不要作世俗、风俗的奴隶(凡世界上的事:肉身的欲望、眼目的欲望、今生的骄傲,都来自世界)不要跟风,不要今天人家说金融赚钱你就去学金融,明天人家说AI赚钱你就跑去学AI,而是要守住上帝给你的职分,好好地在你的职份上发挥神给你的恩赐,做好你的职场工作。

《圣经》中有许多守住神的安排和命令、不从世界风俗的例子:
阿尼西母是个逃跑的奴隶,从哥罗西跑到罗马。在保罗坐监狱的时候,他在那做一个仆人,接受了保罗给他传的福音,信主了,保罗写信给他的主人腓利门要求让他自由,来罗马服侍保罗,虽然他还是做奴仆的工作,但他服侍神,已经成为一个自由人。保罗给腓利门的信中说:“(阿尼西母)不再是奴仆,乃是高过奴仆,是亲爱的弟兄。”保罗是个大牌的律法学者,是传福音的使徒,但是他都说阿尼西母是我一个亲爱的弟兄。所以,基督徒在主内是不分地位、身份、职业的高低的。
埃塞俄比亚大臣(太监)来耶城,腓利执事给他传福音施洗,最后他还要回去继续作大臣。有一个埃塞俄比亚的大臣(可能是有犹太裔血统),偷偷到耶路撒冷去做礼拜,腓利被圣灵带领来到他的车旁,听他正在念先知以赛亚的书,就上车给他讲《以赛亚书》的含义,告诉他以赛亚先知预言的就是耶稣,并给他传讲耶稣,这位大臣就信了耶稣,并在一个水塘里受洗,然后腓利就离开了,他也欢欢喜喜地走了。一个埃塞俄比亚的大臣来到耶路撒冷一趟就信了主,回到了埃塞俄比亚,继续做他的大臣,但他信主后虽仍在在职场里工作,但和以前就不一样了,上帝差他在职场工作,他可以在那里传福音。今天埃塞俄比亚也有很多基督徒,追溯历史是不是可能始于埃塞俄比亚的这位大臣传福音的结果呢?
上帝会使用每一个人,如约瑟、但以理、尼西米都成为外邦政府服务的高官,不同程度地保护犹太人。约瑟服务埃及法老,保护以色列人免于饥荒;但以理服务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和波斯王大流士,保护以色列人回归信仰;尼西米服务波斯帝国的亚达薛西王,带领一部分人回耶路撒冷建造城墙,使犹太人免受外敌侵扰。摩西的一生大起大落:第一个40年成为王子(被埃及法老的女儿收养),第二个40年成为牧羊人,第三个40年成为以色列的领袖和先知。他们都在神呼召自己的位置上按照神的旨意行,成为神使用的、改变历史的关键人物。当然不止他们,还有约书亚、大卫、所罗门等。
尼哥底母夜晚来见耶稣(他都不敢公开信神),但信主后仍也继续在犹太公会任职,当耶稣被钉十字架后,耶稣的12个门徒四处逃散,是尼可底母和亚利马太人约瑟安葬了耶稣的尸体,他们为主做了这样一个特殊的服侍。

底波拉是一位女士师,和将军巴拉一起带领以色列抵抗外敌。以斯帖是波斯王后,进言波斯王,保护犹太人。路加是位医生,除了写《路加福音》以外,神使用他以此身份去监狱探视保罗、传递书信。
不管什么身份、职务,我们都不能做世俗风俗的奴仆。如果我们做世俗风俗的奴隶,就完不成神给我们规定的任务和旨意。想不被人的错误思想辖制,就要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习惯,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决定。《雅各书》4章7节:“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离开你们跑了。”我们常常分辨:我脑子里的想法,是来自于魔鬼的还是来自于神?如果是来自魔鬼的,就要抵挡魔鬼,不要听它的,魔鬼就不能在你身上发挥作用了。
呼召是一种天职,这一理论源自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写到:“路德认为,修道士的生活不仅毫无价值,不能成为在上帝面前为自己辩护的理由,而且放弃现世的义务是自私的,是逃避世俗责任。与此相反,履行职业的劳动在他看来是爱人如己的外在表现。履行世俗职务,是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而唯有这种方式是上帝的旨意。因此,每种正统的职业在上帝那里,都有同等的价值。”路德对世俗职业的辩护是欧洲宗教改革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牧师也是一种世俗职业。世俗职业都是出于神的呼召和命定的行善的机会和途径。不是只有牧师的职业最重要,其他职业也很重要,都是神呼召他们在各自的职业上影响人,彰显神的荣耀,为神作见证的。《提摩太后书》3章16到17节:“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所以,学习《圣经》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实践真道行善上来。

三、预定、拣选与护理
1.有效的恩召
信的人是神的预定呼召与拣选的,17世纪的《威斯敏斯特信纲》第十条:论有效的恩召。
“唯独对那些预定得永生的人,上帝才按祂自己的美意,在祂所指定和悦纳的时候,借着祂的道和灵有效地呼召他们,使他们脱离与生俱来的罪和死亡。借着耶稣基督蒙恩得救……神光照他们的心思意念,使他们明白关乎上帝的事,除掉他们的石头心,赐给他们一颗肉心,使他们的意志更新而变化,用祂的大能使他们定意向善,并有效地吸引他们归向耶稣基督。因祂的恩典,他们的皈依是甘心乐意的。”意思是说一切都是神的的大能,并不是因为我们比不信的人好,是神的大能彰显在我们身上,使我们能够归向耶稣基督。
“这种有效的恩召,唯独出于上帝白白和特别的恩典,而绝非由于他在人里面预见到什么,在这一过程中,人完全是被动的,直到圣灵使他活过来,并更新他,他才有能力回应这一呼召,领受其中所显明的恩典。”我们之所以能信主,并不是因为我们自己很好,而是圣灵使我们的生命活过来,更新我们,我们才有能力去信主、读经、祷告。
“未蒙拣选者,虽然被所传之道呼召,也有圣灵的普遍运行,但他们从未真正来到基督面前,因此不能得救。不信服基督教的人,更不能靠其他任何方法得救,无论他们何等殷勤地按照理性之光和他们信奉的宗教律法来生活。若主张他们能得救,是非常有害,极其邪恶可憎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圣灵更新人的生命,人无论用什么方法(理性或律法)都不能得救。

2.上帝的护理
对于基督徒来说我们要经历试炼,这是上帝的护理之工。《威斯敏斯特信纲》 第五条:论上帝的护理之工。
“(论试炼)至智、至公、至慈的上帝,常常让祂的儿女一时经历各种试探,和他们自己内心的败坏,其目的或是要因他们过去的罪恶而责罚他们,或是要向他们显露他们的败坏所具有的隐藏的力量,以及他们内心的诡诈,好使他们谦卑下来;另外,也是为了好使他们更加与祂亲近,常常依靠祂来扶持,并且更加警惕地防备将来一切犯罪的机会;同时还有其他各种公义圣洁的目的。”
这让我想起来沙利文为什么在接沙斯教授劝谏电话的时候,说“你放心俄乌打不起来的,不需要承诺”?就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中的一些东西,如果他进行反思,上帝的光就会照进来,让他发现自己的错误,意识到自己对历史没有很好地研究,如古巴导弹危机的案例。
如果我们不通过这样的试炼,很难把我们的生命当中的杂质炼净,很难使我们成为一个更合神喜悦的人。我以前写文章不是特别地平衡,为中国辩护的成分大,因为我是中国人,但是今天想一想,我不应该把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放在学术的真理之上,因为这样就会失去公平,就会像沙利文那样失去神的公义。所以我要反思并改正我的做法和心思意念。
对于拣选的人,试炼是他改正错误的机会,是神使他提高的机会。但是对于没有被拣选的人,对那些不虔不义的人,“上帝这公义的审判者因为他们过去所犯的罪使他们眼瞎心硬,不仅不施恩给他们,使他们的悟性由此得蒙光照,使他们的心软化,并且有时他还收回他们已得的恩典,并任凭他们遭遇各样败坏与犯罪的事,同时把他们交付于自己的私欲,世界的引诱和撒旦的权势。因此,甚至那些上帝用以使别人软化的工具,在他们身上反倒使他们刚硬自己。”
所以,如果没有上帝恩典的帮助,人就不能抵抗罪恶不犯罪,也不能亲近神。一切都在于上帝,是上帝的大能更新我们、改变我们。

在生活和工作中,上帝允许我们经历试探。
第一,神赐的圣灵帮助信徒们抵抗罪。《罗马书》8章13到17节:“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神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所以我们今生一定会经受试炼、要受苦,受苦是为了炼尽我们,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能够得荣耀。这段经文告诉我们:我们要受苦,我们要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治死我们身上的罪。
第二,主耶稣赦免我们向祂承认的罪。《约翰一书》1章9到10节:“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第三,不信者不承认自己的罪不求主赦免。《约翰一书》1章10节:“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
这就是三种反应,基督徒是前面两种。有的时候我们认识不到自己的罪,那就等到上帝的光照进我们的心中时赶紧认罪。

四、基督徒活在世界但不属于世界
基督徒与世俗分别出来,走成圣的路——活在世界但不属于世界。《约翰一书》2章15节:“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翰一书》2章16节:“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约翰一书》2章17节:“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所我们要抵抗世界的引诱和罪,超过合理的欲望都属于情欲,例如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今生的骄傲,这些都不是从上帝来的,我们要分辨哪些是从上帝来的,哪些是撒旦来的。从撒旦来的我们要抵制,从上帝来的我们要遵行,唯独遵循神旨意的永远长存。
不信者无法不爱世界,例如:中国加入WTO过程中,一直没有加入《政府采购协议》,为什么呢?因为政府招标采购都是花国家的钱购买商品或者服务,一旦加入这个协议,就得施行“国民待遇”,给外资企业有同等竞标权利。那么招投标中政府官员所做的那些违法的猫腻就会暴露,所以政府官员都不愿意让外资平等加入政府采购过程,以免暴露了自己招标审批中的腐败。另外,一旦加入,他们审批招标的权利就会被拿走,他们也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
曾有一位民营小企业主,生产有机农肥,政府招标采购的时候,定价每吨1100元给中标的生产商,但是介绍招标的居间人要从中收取700元(每吨)的居间费,这位民企仅实际拿到400元(每吨),300(每吨)元用于实际生产成本,从中赚取的利润仅仅100元(每吨)。这位企业家还是讲良心的,没有降低产品质量,如果是不讲良心的企业家为了赚取高一点的利润,可能会粗制滥造,生产成本仅用200元(每吨),以便赚200元(每吨)的利润。
可见,最大的蛀虫就是审批官员勾连居间商,什么都不做就赚每吨700元,白浪费百姓缴纳的税收。为什么朱镕基时代要减少行政审批项目高达40%?因为审批都是权钱交易腐败重生之沼泽地。另外如果加入《政府采购协议》能抑制政府招标违法乱相,所以政府官员抵制加入这个协议很多年。
这就是欲望的力量,这些官员的欲望就是吃、喝、玩、乐、多赚钱。这是撒旦放在他们头脑里的,当一个人不去抵挡撒旦诱惑的时候,他就上了撒旦的钩,他就是撒旦的奴隶,宁愿违法去赚钱,这就是他的价值观。没有信仰,人就会随从魔鬼撒旦;不信耶稣,人不可能行善,不可能守得住善行这条路。为什么我们要传播信仰?因为我们希望中国人都变成好人,希望我们的社会变成好的社会;因为抵挡撒旦的诱惑,只有用神的力量来抵挡。

《箴言》29章18节:“没有默示,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为有福。”基督徒努力的方向是:守律法未来得赏赐,得永生的福气和冠冕。基督徒要求圣灵帮助警惕那些不合理的欲望,顺服神不顺服私欲的诱惑。基督徒为什么不做贪赃枉法的事?因为十诫告诉我们不可贪心,只要遵守神的律法我们就有福。所以如果是基督徒做审批官员就不会贪这些钱财,那么也就为国家省了一大笔钱。
审批官员人性的贪婪自私,拿什么来抑制?不是政治学习能抑制腐败,而是对上帝的信仰。唯有神的圣灵能抑制人性的腐败堕落,使人的心思意念顺服神,使人重生,因心意更新而改变,不再学习世界中的人们行事为人的堕落方式。作为基督徒,如果你是主管招标的官员,你会如此利用职权定价暗中收钱(这就是今世的风俗、地上人的欲望)吗?你还是要遵行神的旨意,不多收一分钱呢?总有一种是更好的工作生活的方式,我们要作出选择。信仰改变我们得生命,我们活着为了顺服神、荣耀神。
我2011年回国,2012年开始代理商务部作美日欧诉中国稀土钨钼出口限制案,圣灵提醒我给自己立规矩:第一,一定不行贿受贿;第二,绝对不偷税漏税。我们律所的招投标过程中,从来没有行贿的事。在交税方面,因为我是高级顾问年薪制,交的税金额比较高,会计就给我建议,说要做两本账,一个为纳税,将收入做少一些,就可以逃税。我说我回国不是要违法的,你让我今天作假帐,将来如果人家查到我违法你要替我承担吗?她说不会的,一般都这么做。我说:怎么做我不管,我交税必须按实际收入交税。
赵晓老师在办工商团契时候,率领一群人签订“善商十诫”(一,不做假账;二,不偷税漏税;三,不发生婚外性关系;四,不行贿受贿;五,不从事不道德行业(包括产品和服务);六,信守合约(无论正式或口头合约);七,善待员工;八,善待环境;九,爱配偶,爱家庭,孝敬父母;十,爱邻舍爱公义。)也是与神立约的行动。基督徒活在世界不属于世界,我们有尊贵的身份——神的儿女,我们要守住上帝的呼召,践行祂的旨意,活出神的荣耀。

五、工作是上帝使用我们行善的工具
工作是天职的呼召,是上帝使用我们行善的工具。《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到:
“只有在上帝通过选民们而工作,而选民们也认识到这一点时,选民们才有可能与上帝合一。他们的行动来自上帝的恩典而产生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又以行动加以肯定。信仰不是仅仅主观的感受,还要用客观的行动果效来检验。凭借一种有助于增添上帝荣耀的基督徒行为,信徒能辨认出自己是否有真正的信仰,建立信心的确据。只有上帝的选民才能真正拥有有效的信仰,只有他才能通过他的重生和由此而来的全部生活的圣化来增添上帝的荣耀,这靠的是实实在在而非表面化的善行。无论善行作为得救的手段是怎样的无用,因为即使是选民,他们做的一切绝对达不到神的标准,但是善行是必不可少的,是成为选民的标志。”由此可见,善行与得救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既有得救靠耶稣那一面,也有善行荣耀神成为神的选民结果子的那一面,两面都不可缺。
《以弗所书》2章10节:“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加尔文教要求祂的信徒不是个别的善行,而是一辈子的善行,并且还要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圣徒的生活完全是为了一个超验的结局,即获得拯救(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因此他在现世的生活是彻底理性化的,完全受增添上帝荣耀这一目标所支配,一切都为上帝的荣耀。只有一种靠永恒思想所指导的生活,才能达到对自然状态的克服。”(摘自《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自然状态”指人都是有罪性的,如果人有永恒的目标、永恒的思想、永恒的信仰,用此来抵挡人自然的罪性,用圣灵的力量克服我们的堕落倾向,我们才能行出善来。
“清教徒接受摩西律法中只废除了礼仪律,其他部分律法都变成了成文的自然法,在新约时代需要予以保留。这一观念促进了严肃庄重的律法精神,而这是新教世俗禁欲主义的本质特征。”(摘自《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也是英国发展出《大宪章》和光荣革命等宪政法治的原因,因为尊重律法就是尊重法治精神。这些都是从清教徒的精神和价值观里面发展出来的。
所以,为了荣耀神,基督徒不满足于道德上的中庸,和工作上的差不多就行。当我们进入职场接受神的呼召行善时,我们的标杆是《圣经》的标准。我们要经常问自己,我们可否做得更好?行出更好的善?神的律法是如何规定的?我们如何遵行法治,行出律法的原则来?如果我们经常问的是这样的问题的话,我们就是走在成圣和向上的台阶上面。
当你的信仰缺失就带来平庸的选择和恶劣的后果。关于俄乌战争和谈没有达成协议,出现那么多误区原因是什么?我认为都是没有照着这种成圣的道路去行,所以才会做出平庸的选择,可谓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们做职场人,不是要内卷,而是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主耶稣的善,为信祂的人死在十字架上。如果主耶稣不是精益求精地执行上帝的救赎计划,祂肯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吗?这是一种多么惨烈的牺牲啊!祂如果是做一个平庸的救赎者,给门徒上几节课就走了,是不是也可以?
但耶稣为什么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主耶稣的在十字架上被惩罚,为一切信祂的人偿还了罪债:《罗马书》5章8节:“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 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加拉太书》1章4节:“基督照我们父神的旨意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约翰一书》4章10节:“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

六、荣耀神,向着标竿直跑
祂为我们这样行了,我们应当怎样回应祂?罪人因信悔改得赦免,从此不要再犯罪。
法利赛人来抓行淫的妓女,带到耶稣面前来,问应当如何处罚她,主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约翰福音》8:7)“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
耶稣就直起腰来,对她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她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翰福音》8:9—11)
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是宝贵的,祂受了这么大的羞辱和痛苦,并且与神隔绝等等,这是人难以想象的,但是祂愿意走这条道路,愿意为我们承受这么极致的痛苦。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平庸来回应祂呢?我们不是把祂的恩典当成廉价的恩典了吗?所以我们要常常悔改、自省,在职场中荣耀神。
保罗劝诫我们:“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马书》12:2)意思是:我们的身体属于神, 顺服神,不顺服世界的风俗,不随从世俗的酵。
《腓立比书》3章12到14节:“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所以得着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着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我们“向着标竿直跑”不仅仅指传福音,也指我们每天的职场工作。
在国际大事上,如果基督徒能站立得住,就能做出很好的抉择。在职场上面,如果能站立得住,我们也能为神做很好的见证,影响这个社会。在地上上帝可能不会立即给我们看得见的奖赏,但将来在神的国里神会给我们预备丰盛的奖赏。保罗在地上没有得到什么东西,就殉道了,但是上帝在天上会给他预备极重无比的冠冕。我们要从永生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前途,而不是仅仅从这有限的角度(房子、车子、功名利禄等)来看我们个人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向着标竿直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