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原创

只有“上”和“下,没有“左”和“右”吗?

首页 /

只有“上”和“下,没有“左”和“右”吗?

作者:赵晓:

近年来,有一句话在一些基督徒中流传甚广:“在神国里,没有左和右,只有上和下。”这句话非常属灵,似乎强调基督徒不应被政治立场左右,而应专注于属天的国度。但过犹不及,若我们只停留在这句话的表面,便可能忽略了:在教会历史和今日文化中,确实存在一些必须严肃分辨的“左”和“右”之争。

本文将从圣经例证、神学历史、当代文化,再到属灵回应四个层面,帮助我们更深理解:为何“分辨左右”不是属灵骄傲,而是属灵忠心。

一、属灵提醒的初衷:定睛于“上”的主

只有“上”和“下,没有“左”和“右”——这句话的出发点可以理解,它呼吁我们将眼目从地上的政争转向天上的主。的确,基督徒首要的身份不是左派或右派,而是属天国的子民(《腓立比书》3:20)。主耶稣不是任何政党的代表,而是万王之王。祂的国不属这个世界(《约翰福音》18:36),祂的教会也不能沦为任何地上权力的工具。

所以,这句话的属灵价值在于:提醒我们不要将信仰混同于政治标签。

二、圣经中也有“左右之争”的原型

有人就有左中右。尽管“左”和“右”是现代术语,但圣经确实也记载了类似的分化、对抗和神学取向上的争端,这些都与今日教会面对的“左”“右”之争有相似之处。

1. 法利赛人与撒都该人:保守主义 vs. 自由主义

法利赛人强调律法、传统、行为规范,堪称“宗教右派”;

撒都该人靠拢政治权力,不信复活,拒绝超自然启示,类似“宗教左派”。

主耶稣,当然没有加入任何一方,而是指出他们双方的偏差(《马太福音》16:6)。

2. 加拉太教会:律法主义 vs. 放纵自由

加拉太书展现两种倾向:

有人坚持“加上摩西律法”才算得救(右倾律法主义);

有人误解恩典为“放纵情欲的机会”(左倾自由主义)。

福音,不是在两者之间妥协,而是提供第三条路:靠着圣灵行事,活出自由中的圣洁(《加拉太书》5:13–25)。

3. 哥林多教会党派之争:属灵骄傲 vs. 世俗媚俗

“我属保罗”、“我属亚波罗”……(《哥林多前书》1:12)表明早期教会也有思想阵营,但保罗强调:不要被任何人带偏,只当定睛基督和祂的十字架。

三、为什么分辨“左”与“右”仍然重要?

今天,许多基督徒因厌倦政治纷争而倾向模糊化信仰立场,但这并非超越左右,而是陷入模糊,或者不自觉地沦为了“中间派”。事实上,如果我们不在神学、伦理和文化层面保持清晰,我们就可能落入属灵冷漠或妥协之中。所以,我们仍有必要分辨右右并清晰立场、表明真理,而不能简单地自以为在“上”,失去分辨和立场。

1. 为护教而分辨

真理是有边界的。自由派神学往往质疑圣经权威、神迹、审判、基督独一性;而律法主义也可能以守规条取代信心。两者都偏离福音。教会若不分辨,就无法护卫羊群免受错误教导侵扰(《使徒行传》20:29–30)。

2. 为牧养而分辨

不同立场将养出不同属灵生命。若教会传讲无标准的包容,信徒可能失去对罪的警觉;若传讲冷酷的道德主义,则可能变得骄傲或恐惧。牧养必须回归十字架上的恩典与真理。

3. 为见证而分辨

模糊不清的教会难以在世界中作“山上之城”。当文化攻击婚姻、生命、性别、真理时,教会若保持沉默或模糊,就是对真理的不忠。我们必须“在爱中说诚实话”(《以弗所书》4:15)。

4. 为使命而分辨

教会的首要使命是传福音以及转化万族,不是追求任何党派胜利。但若不区分真福音与社会福音、普世主义与福音中心主义,就可能误导人走向属世道路。

5. 为更好地公共参与与服事而分辨

基督徒蒙召不仅在教会中敬拜,也要在家庭、职场、社会中荣耀神(《哥林多前书》10:31)。若我们在文化议题上缺乏神学分辨力,就会在公共空间中迷失方向。

若不分辨,就可能将福音简化为慈善活动或社会抗争;

若不分辨,就会在教育、艺术、政治、法律等领域里,不自觉地接受世俗意识形态的洗礼;

若不分辨,就无法提出真正属于基督的“公共真理”(public theology),让信仰影响制度而非受其摆布。

亚伯拉罕·凯波尔(Abraham Kuyper)说得好:“在整个被造界里,没有一寸地方不是基督高呼‘归我所有’。”这就意味着:分辨不是为了退避三舍,更不是简单站队,而是为了更忠心地在世界中作见证。

这类分辨,使我们不成为世界的附庸,而成为“城造在山上”(《马太福音》5:14),既有真理之光,又带福音之盐,去服事我们所处的城市与文化。

四、今日社会“左右”撕裂,基督徒当如何回应?

在所谓“后现代文化”中,左右之争愈发激烈。每一方都声称自己代表“正义”与“自由”,而对方则是“压迫”与“谬误”。信徒该如何在其中行走,不妥协、不狂热?

我们不是任何一派的附庸

“你们要将心志更新而变化,不效法这个世界”(《罗马书》12:2)。我们当以基督的心为心,不被文化话语操控。

我们要勇敢却温柔地说话

不是靠愤怒表达正义,而是靠真理中的仁爱建造人心。主耶稣是充满“恩典与真理”的(《约翰福音》1:14)。

我们当坚守福音优先

社会公义若脱离救恩根基,就会变质为政治工具。福音才是唯一能真正改变人心与社会根基的力量(《罗马书》1:16)。

我们要以十字架的方式持守真理

不是借着声量、标签、情绪,而是借着舍己、牺牲、谦卑的福音生活来持守正道。

五、结语:忠心地分辨,谦卑地前行

“没有左和右,只有上和下”这句话有其合理性:提醒我们不依靠属世政争,却不能成为我们逃避属灵分辨的理由。

但过于属灵也会产生盲区和误区。在真理与谬误之间,在圣经与文化之间,基督徒必须保持敬畏与清醒的头脑,在恩典中说诚实话,在争战中不丢温柔心。

愿主赐我们智慧,如耶稣所说:“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仆人。”(《马可福音》10:43)——思念那天上的事,听从上面来的声音,又能分辨属灵“左右”,传递真理的公共表达,且不自高自大,只愿讨那坐在“上”的主的喜悦。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