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晓回复J大姐:我们能做什么?
J 大姐(问):
我喜欢说实话,我相信有造物主而信仰爱,从小爱到耶稣大爱!这就不仅有基督,还有现实中的人。譬如为“红花”挡枪的“绿叶”(见《绿叶泪》),绿叶凋零了红花必谢!“在维持秩序中留出空间聆听神的声音,在尊重传统中保持随时悔改更新的勇气”谈何容易!不要说在没有自由的党国,就是有民主选票的美国又怎样?
首先是您所说的2、3就包含了许多我困惑的问题,大国现在的教会是神的(我还曾看到过说是基督的妻子?)还是党的?
二、在4中,您的“归回”除了像你这样的基督徒(太少太少)对广大国人甚至美国人缺乏号召力,拯救人的灵魂不能脱离人的生存生活来谈。至于我,连梵蒂冈教皇都搞不懂,灵魂在天堂怎样生存生活、是什么形态?更是完全不知道。
三、我的同学在高中时,因为压力说她不信了,其实她现在仍信,不仅想帮我拯救灵魂,还在群里宣传福音。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您对鲁迅的这句话怎么看?

赵晓(答):
亲爱的J大姐:
谢谢您真诚的话语,特别为您“相信有造物主而信仰爱,从小爱到耶稣大爱”的告白感恩!您说得太好了,这爱,不只是抽象的信仰,也是在现实中为“红花”挡枪的“绿叶”。这样的灵魂、这样的良知,正是神形象的写照。
容我回应几句,愿与您心灵相通:
一、人有爱,是因人有神的形象——有“良知”的痕迹
人之所以能爱、能感动、能牺牲,不是偶然。因为人是照着上帝的形象被造的(《创世记》1:27)。人里面有良知(conscience),这是神的灵在我们心中留下的痕迹。但也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人在罪中,良知会被世界污染、被魔鬼迷惑,最终往往就像古人说“良心被狗吃了”。
这不是骂人,而是圣经的真理——人人都需要基督里的回转,需要“灵魂的更新”,正如保罗所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罗马书》12:2)。

二、神是主权者,但人有责任;一个小人物,也能成就神的荣耀
您问得很现实:“在没有自由的党国,信仰可以存活吗?在有选票的美国,就更好了吗?”我只能说:都不容易,信仰是每一天的灵魂的抉择;但上帝一直在行动——哪怕在最黑暗的体制中,也有祂忠心的仆人。
圣经中五饼二鱼不过是孩子的一顿午餐,但孩子愿意献出来,在主的手中,竟喂饱五千人(《马太福音》14章)。历史中许多小人物,如德国的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中国的王志明,都是在体制最黑暗的角落中作光作盐的人。
王志明牧师,云南苗族人,传道几十年,带领上千人归主。文革时,他拒绝打人,说我的手是给人施洗的,不能打人,结果被打为“反革命”。1973年冬天,他在万人围观下被公开枪决。临刑前他仍在为身边人祷告,眼中无惧、心中有光。他的死震撼了族人。1998年,英国伦敦西敏寺为他立像,列入20世纪十大基督教殉道者,与朋霍费尔、马丁·路德·金并列。他虽死,却像一粒麦子,结出无数果子。
所以,您一定不要轻看自己。您写下这些文字,就是一份见证,就是今天您“灵魂的投票”。而神正在看重这“绿叶的泪”——祂会用的。

三、大姐的同学内心未灭,神的恩典仍在
感谢您提到您的同学。她高中时因为压力否认信仰,却仍然心怀福音、关心灵魂——这正是“芥菜种”的力量。耶稣说:“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以赛亚书》42:3)。您的同学,也许只是被时代的风吹得软弱了,但耶稣没有放弃她,如今正借着她继续感动您,影响众人。

四、鲁迅的“沉默”与基督的“十架”
鲁迅说:“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一种“力”的哲学,说得有道理:有压迫,便有反抗;有沉默,便有爆发。
但我要补一句:以暴易暴并不能拯救人类,只有十字架的爱,才能根除罪与恨。鲁迅很可惜,只看到了国民的劣根性,不懂得人的罪性与基督的救恩。
基督的方式,是以善胜恶(《罗马书》12:21)。祂没有呼唤革命,被牵往宰杀之地,却沉默不做声,甘愿上十字架,流血代赎——但正是在这“沉默”中,祂胜过了罪恶的权势,开启了真正的自由与和平。
这是“沉默的得胜”,是爱的爆发,不是暴力的爆发。愿我们在沉默与呐喊之间,选择基督的道路——勇敢、谦卑、真实、温柔。
亲爱的J大姐,您思考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宗教问题,而是人类最深的灵魂拷问。盼望我们继续一起探索、一起思辨,也一起仰望那位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流泪、流血的救主耶稣基督。
愿神赐福您,赐福我们都能作好那“灵魂的自我投票”。
赵晓 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