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原创

无知者无畏,知无知是智慧

首页 /

无知者无畏,知无知是智慧

作者:赵晓

现代社会常常高举“自信”二字,却忘了分辨它背后的成分是“真实的认知”,还是“肤浅的幻觉”。心理学的“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揭示:越无知的人,越容易自信满满;而真正有知识的人,反倒时时警醒,知道自己的有限。这,正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我们不妨对照一下那些广为流传的口号:“我命由我不由天”“人定胜天”“厉害了,我的国”——听起来何等豪迈,实则何等危险。这不是智慧的自信,而是无知的自负,是对现实规律的误判,更是对人类有限性的否认。

一、理性的警钟:知识越少,自信越膨胀

心理学指出,当一个人对某领域几乎一无所知时,反而容易形成一种“优越错觉”,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种认知盲点让人无法看清自身的局限,继而高估了自己的判断力,低估了世界的复杂性。正如有句名言所说的:“无知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这就像一个刚看了几个贸易战短视频的人,反而最敢大谈国际政治;一个刚读了几本历史书的人,最容易批评几千年文明的兴衰。而真正博学的人,却往往更谦卑,因为他们越看到世界之博大,就越看清自己之渺小。

二、启示的智慧:敬畏是智慧的开端

《圣经》说得更直白:“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箴言》16:18, 18:12)那位真正的智慧之王所罗门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箴言》9:10)真正的智慧不是从“我能”“我行”“我无敌”这样的“鸡血”开始,而是从“我不知”“我需要引导”“我不过是受造物”开始。

一个“人定胜天”的社会,其实是在否认一个更高的秩序;而一个“万物有主”的文明,才会培养出敬畏、节制与真正的担当。

所谓“自信”,若不以真理为基,以敬畏为本,注定只是自我膨胀的幻觉。越狂妄,越危险;越谦卑,越稳妥。国之危机,常常不是源自敌人,而是源自“自己太厉害”的幻觉。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喊叫出来的,而是深藏于理性与敬畏之中。

愿这个世界,少一些“自我神化”的无畏,多一些“知无知”的智慧;少一些“命由我”的狂妄,多一些“顺天道”的智慧。唯有如此,个人才有成长的空间,民族才有长远的未来,国家才有真正的荣耀。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