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观天下:川普关税战的逻辑清晰了!
20250409
在哈德逊研究所的最新讲话中,川普关税政策背后的头号智囊、白宫经济顾问、《海湖庄园协议》的起草者 Stephen Miran,首次系统性揭示了这场“关税战”的战略底层。这一讲话无疑标志着美国经济外交在历史转折点上的一次思想定调。
一、从“免费全球保护”到“成本共担”
Miran指出,美国长期以来为全球提供两项关键“公共产品”:一是军事保护伞,二是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然而这些服务的受益国却从未承担相应的成本。他明确表示,这种模式不可持续,未来必须转向“受益者分担”。
二、金融特权的根基是军事,军事的根基是工业
他进一步提出,美元的全球特权地位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美国军事霸权之上,而这种军事力量的维系又离不开强大的工业基础。因此,川普政策核心是“制造业复兴”,这不仅关乎就业,更关乎国家战略。

三、关税不是防御,是进攻
Miran强调,关税不仅是对抗不公平贸易的工具,更是一种利用美国“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地位进行战略杠杆的手段,迫使贸易对手“承担成本”,重构全球贸易秩序。
四、对手无退路,美国有筹码
他直言,当前的对手国家——如中国——其过剩产能无法轻易找到替代美国的市场,因此,美国具备谈判的强势地位。换言之,这是“市场权力”在全球博弈中的再利用。
五、全球化的重新设计:负担共享的新框架
他呼吁建立一个“全球负担共享”机制:他国要么财政贡献,要么开放本国市场,要么承担更多的国防责任。这不仅是经济账,更是维护和平秩序的制度账。

六、去依赖化、再工业化,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最终,他强调,制造业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国家安全问题。不能继续依赖对手国家的生产链,美国必须打造自主、可靠的工业体系。
赵晓评论:
很显然,对于川普团队,这早已不是传统的关税谈判,而是一场国家战略的重构。川普的关税战,本质上是“工业重建+负担共担+金融续命”的三位一体新体系。Miran的讲话,让人第一次清晰看到这背后的全局盘算。自由贸易的黄金时代可能已然终结,一场以国家安全为中心的新全球化正悄然登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