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观天下

晓观天下:英伟达的创始人与英伟达的股票

首页 /

晓观天下:英伟达的创始人与英伟达的股票

20241209

在资本市场上,英伟达无疑是近年来最耀眼的明星。从2024年初到年底,英伟达的市值增长了近三倍,稳定在3万亿美元的高位,与苹果、微软一同站在市值巅峰。伴随着英伟达股价的飙升,它的创始人和股东的财富也水涨船高。然则,英伟达股价的腾飞之路上,有人因持股受益,也有人卖飞而抱憾。

一、软银卖飞了英伟达

在英伟达2024年的AI峰会上,创始人黄仁勋与软银CEO孙正义的一场对话透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孙正义曾掌握英伟达近5%的股权,但在五年前以不到4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全部股份。如果孙正义坚守至今,这部分股份价值已飙升至约1600亿美元。

这一情节让人不禁唏嘘,然而,孙正义的选择并非孤例。在英伟达的成长历史中,卖飞的故事屡见不鲜,甚至包括黄仁勋本人。

二、黄仁勋:既是赢家,也曾“卖飞”

黄仁勋作为英伟达的创始人兼CEO,如今以1240亿美元的身家稳居彭博富豪榜第11位。但在英伟达的发展历程中,他的减持行为同样令人关注。从上市之初持股9.9%,到如今的3.51%,黄仁勋一路减持却仍持有可观股份。

黄仁勋曾坦言:“英伟达的发展充满危机,我们距离倒闭只有30天。”在这样的压力下,减持以换取确定性的收益,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的减持也为机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了入场机会。

三、初创投资者:红杉与萨特希尔的角色

1993年,红杉资本和萨特希尔创投各向英伟达投资100万美元,占股10.6%和7.3%。1999年英伟达上市后,这两家风险投资机构迅速退出,实现了超过30倍的收益。

这种短期退出并非短视,而是风险投资的常态。作为创业公司的孵化者,它们的使命是扶持初创企业度过成长期并最终上市,而后将收益返还投资人,进而继续支持更多企业的成长。

四、机构投资者的崛起

今天的英伟达,其大股东已经从早期创始人和风险资本转变为以先锋领航、贝莱德和富达投资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这三家资产管理公司不仅是英伟达的主要股东,也是几乎所有美国头部公司的重要股东。

这一变化反映了美股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共同基金和养老金的发展,个人投资者的直接持股比例下降,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的主力军。这种转变也使得公司资产的增值惠及更广泛的社会。

五、创始人减持与社会收益

纵观英伟达的股权变化,从创始团队到风险投资,再到机构投资者,这是一场利益分配的接力赛。创始人的减持不仅为个人带来了确定性收益,也为更多投资者创造了机会。通过机构投资者的介入,英伟达的资产增值得以普惠更多人。

这正是成熟资本市场的魅力所在:创始人减持,机构增持,全社会受益。英伟达的成长,不仅是企业家的奋斗,也是资本和社会共同塑造的结果。

六、未来的启示

英伟达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创新企业的成长需要创始人、投资者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对于企业家而言,如何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找到平衡至关重要;对于投资者而言,长期持有优秀公司的信心同样不可或缺。

无论是卖飞还是坚守,英伟达的故事都值得我们深思:在资本市场上,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愿意成为时间朋友的人。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