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一个无神论者,敬畏法律,敬畏道德,比敬畏什么乱七八糟的神棍更靠谱”
作者:赵晓
感谢群友的讨论,尤其是转发李苦舟文章和相关观点,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宗教、科学、法律、道德与价值判断的关系。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供群友斧正:
一、无神论者是否“敬畏法律和道德”?
有群友认为,无神论者敬畏法律和道德,比信神的宗教徒更“靠谱”。这个观点强调了理性和责任感,但它存在两个重大问题:
1. 法律和道德的来源问题
敬畏法律和道德的最终根基在哪里?
如果没有超越人类的根基(例如神),法律和道德不过是社会合约或多数人暂时的意志。它们可以随时、以及被任意修改或废弃,根本无法真正让人“敬畏”。
大法学家伯尔曼(Harold J. Berman)曾说:“法律除非被信仰,否则不能被实施(《法律与革命》)。”这里的“信仰”正是对超越性和神圣性的承认。
试问,为什么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被称为“神圣不可侵犯”?因为它们源于上帝的律法,西奈山的“十诫”。没有对上帝的敬畏,何来对生命和自由的敬畏?
BTW,中国为什么很难做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因为缺乏信仰的根基,没有超验之维。
2. 敬畏的实质
敬畏不仅是对规则的遵从,更是源于内心的谦卑与尊重。
无神论者若只敬畏法律和道德,而没有对神的敬畏,这种敬畏本质上就是“功利性”的。换句话说,他们敬畏法律和道德,是因为这些规则有用、能维持秩序,而非因为它们具有绝对的神圣性。
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等无神论者的法律框架和道德观念,表面上也主张秩序和道德,但因缺乏超越性的敬畏,最终沦为专制和暴力的工具。
二、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理性与信仰的平衡
李苦舟文章中认为科学优于宗教,科学讲道理,而宗教靠“恐吓和利诱”。这种说法忽视了以下问题:
1. 科学的局限性
科学可以回答“是什么”,却无法回答“为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科学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制造核武器,却无法告诉我们应不应该使用它;科学可以分析生命的化学组成,却无法揭示生命的意义。科学本身无法提供道德和价值的基础,这正是宗教的重要作用。
2. 宗教并非反理性
宗教不是反理性,而是超越理性。基督信仰尤其强调理性与信仰的结合。马丁· 路德的批评针对的并非一般所言的理性,而是抗拒上帝启示的人类骄傲的“理性主义”。路德鼓励有信仰的人要好好地使用上帝所赐的礼物:理性。正如他所言:“当理性被圣灵引导时,它是信仰最好的伙伴。”

3. 宗教真的只靠恐吓和利诱吗?
李苦舟认为宗教靠恐吓和利诱控制人心,这又是对宗教的误解。基督教的核心是“因信称义”,强调人对上帝启示的自由回应,而非被迫接受。
许多宣教士如马礼逊、戴德生等,为中国带来的是教育、医疗和人道主义的普及,简单说是基督之爱与文明之光,而非“恐吓和利诱”。中国现代化的奠基者或者说“挖井人”是谁?正是基督教的传教士们,上帝的使者。
三、无神论的终极矛盾:科学与道德的脱节
无神论若以科学为基础,其伦理根基和终极意义必然面临严重问题:
1. 科学的伦理盲区
以无神论为基础的科学无法提供道德规范。例如,基因编辑是可能的,但科学无法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否正确。没有宗教提供的超越性框架,科学很容易沦为滥用的工具。
2. 道德的无根性
如果无神论者认为宇宙只是物质的偶然结果,人类生命不过是化学反应的产物,那么道德也只是幻觉,根本没有客观依据。既然如此,无神论又凭什么要求人类敬畏道德?社会达尔文主义或者说弱肉强食岂不是更有道理?
3. 科学与宗教并不冲突
科学与宗教并非对立。许多科学巨匠如牛顿、开普勒、法拉第等,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通过科学研究,感受到神的创造与智慧。
牛顿曾说:“越研究科学,越能感受到神的伟大。”科学研究揭示了神创造的秩序,而宗教赋予这些秩序以意义。
清华大学科学史教授张卜天指出:“似乎更有可能的是,现代科学实际上不是通过反对宗教,而是通过基督教所固有的某些宗教预设来实现的。”
四、“敬畏道德”与“敬畏神”的根本区别
群友提出“无神论者敬畏法律和道德,比敬畏神更靠谱”,这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若无敬畏上帝之心,道德和法律的权威从何而来?如果神都不被敬畏,人又凭什么敬畏地上的规则?
历史告诉我们,凡是敬畏上帝的地方,人权和自由往往也得以保障;凡是上帝被践踏的地方,人权和自由也随之被漠视。这绝非偶然,而是因为上帝是道德的颁布者,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父亲。人不敬畏天上的父,又岂能尊重地上的人呢?

五、宗教的历史价值与未来意义
李苦舟将宗教视为“人类愚昧的产物”,这是对宗教作用的误解。事实上,宗教为人类文明奠定了深厚的道德与文化基础:
1. 道德体系的建立
基督教的“爱人如己”被称伦理学的金律,高于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银律,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持久的道德支柱。没有基督教,爱的原则无法成立。
2. 社会秩序的稳定
宗教通过敬畏神,使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更高的道德约束。许多社会稳定的基石正是基督教保守主义塑造的。
3. 信仰对人的意义
基督教回答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要往哪里去”的终极问题。科学无法触及这些领域,唯有基督信仰能够为人类提供希望与方向。
六、总结
无神论者敬畏法律和道德,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若缺乏对上帝的敬畏,其根基是脆弱的。
科学是探索自然界的工具,也是重要的,但不能把科学当成上帝,因为科学是有限的,它无法为人类提供终极意义和道德方向。只有敬畏上帝,人类才能找到道德的根基、意义的方向和生命的希望。
请允许我再次引用箴言:“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言》 9:10)这一智慧并非狭隘的教条,而是对人类本质和世界真相的深刻揭示。
愿我们在友好的思想交锋中,彼此启发,共同探寻信仰与理性的真正价值。

